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共3页]
甚么?吴襄想当国丈?
“许是廷臣反对?”
“不会啊,父皇已经承诺了。”
崇祯问道:“王家彦,城上守御如何?流贼有何动静?”
“这……”李邦华愣了又愣,都不晓得该如何当御史了。
“莫非不该该弹劾吴襄献女邀宠吗?”崇祯问。
因为赃官的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捐的。而太子爷明天上午用令旨放跑了二百多个花了钱的赃官!这申明赃官们的钱没白花啊!
李邦华闻言一愣,赶紧点头说道:“不成啊!陛下,京师固然有兵有饷,但是通州、天津、大沽一带非常空虚。一旦闯逆分兵占有京东各城,堵截天津的活路,京师就会变成一座孤城,到时候想走都不成了。”
“不必了。”朱慈烺摇点头,“黄伴伴,让你找的人都来了吗?”
魏藻德、李邦华、王家彦三人,很快就顺次进入了东暖阁,向崇祯天子叩首施礼。
王家彦本年五十多岁,福建莆田人,生了一张颧骨隆起的福建面孔,留着三缕斑白的须髯。他在现在的廷臣中,算得上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办事也极其忠谨。
魏藻德摇点头,道:“不至于……东宫是孝子,认个错,再把手头的几百万交出来,不就皆大欢乐了?”
首辅魏藻德只好含混其辞地说:“陛下,太子很有手腕,在现在的局面下,也是国度之福啊!”
听到崇祯发问,就照实上奏道:“陛下,阜成门战后,民气有所凝集,太子殿下又出一两银子一日的高价募兵,有很多懦夫应募,本日能够上城的壮勇估计将会超越两万人。不过太子殿下在昨日傍晚传命令旨,将外城七门的守军裁撤大半,都集合到了内城九门。现在外城七门的防备如同虚设,每门仅一百人看管。”
魏藻德叹了口气,道:“肯不肯收敛在东宫这边……但是肯不肯南幸,让不让东宫纳秀士,却在圣上!现在圣上就以这两件事敲打东宫。若东宫让步,那么统统就都好说了。”
王家彦说不下去,伏在地下暗自堕泪。而年过七旬,须发皆白的李邦华则一脸欣喜,他在仲春份时就主张太子到南都监国,崇祯还以太子年幼无知为名回绝了他的建议。可现在看来,太子公然是复兴之主啊!
不过那么一大笔钱光有人看着可不可,还得有个专门的账房卖力记账和出纳。
李邦华摇点头:“陛下,此事的确分歧祖制……”
“李邦华!”崇祯沉声道,“你是左都御史,你说吧。”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问:“圣上莫不会要动国本吧?”
“甚么?纳秀士的中旨还没下来?”
崇祯这才对劲地点点头,“时候不早了,朕也该筹办上朝了,你们也去午门候着吧……本日早朝之时,朕但愿看到有臣子能够挺身而出,肃法纪、奋民气!”
“陛下圣明,臣也不主张放弃京师。”首辅魏藻德是个没主张的,顿时表态拥戴崇祯天子。
朱慈烺这两天陆连续续收到了五百余万两白银和十几万两黄金,这些钱都由东宫侍卫和寺人卖力,押送到了朝阳门四周的证因寺存放。由朱慈烺的教员陈锐,工头侍卫朱纯杰卖力把守。
“是啊,臣刚才回家问了,的确没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