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心急[第2页/共3页]
“这俩都不是好鸟。”因着谢柏在西宁,五皇子对西蛮的事挺熟,他道,“自和柔公主下嫁西蛮王,西宁关倒是承平,可儿子传闻西蛮王这些年没少兼并周遭部落,权势日渐扩大。南越更不必说,有事儿没事儿的就爱占便宜。前次儿子是悄悄请的安夫报酬援,南越不得风声,不然怕要趁伙打劫的。归正,有备无患吧。靖江存亡关头,怕是不会考虑大局,引狼入室的事,我们可得防着。”
“西蛮、南越?”穆元帝有些慎重了。
“这话在理。”穆元帝对五儿子很对劲,“公然全面了。”
李九江慎重收了安然符,道,“返来这几日,也为娘娘贺了寿辰,我想着,后日就回闽地。”
父子俩说一回靖江王的反心,五皇子就提及闽地港口来,他进宫另有件事,五皇子道,“本来儿臣还想港口建成后亲去瞧瞧,这一时不好畴昔,儿臣想着,请父皇御笔赐几个字给我那港口,也是儿子的面子。”
五皇子俄然心下一动,提示他爹道,“此一战,必是存亡之战。要依儿子看,靖江那边有南安侯盯着,一时半会儿的闹不起来。就是怕靖江不顾体统,与内奸勾搭。”
南安侯转任江南大总督后,空出的兵部尚书一职,穆元帝点了永安侯担负。
五皇子道,“天然也是好的。”
人手不敷,便是一人身兼多职,乃至于五皇子部下的人,都是多面手。像李九江吧,开端管着军粮军饷,厥后还兼任智囊,待五皇子还都,他连一些藩地的庶务也包了。
要不说南安侯手快呢,他选李九江选的是真恰好。
“海贸自来利润丰富,如果闽地港口能运作好,不失为一利民之政。”
五皇子道,“这也不是家家都跟咱家似的,我每想到我与父皇的父子情分,就觉着与父亲陌生,天下至憾之事,就想着给他们和缓一二,和和蔼气的才好呢不是。”
年关以后,转眼蒲月,万寿节刚过,朝中便又有了太子代天南巡的风声。谢莫如闻知此事时,正在教六郎下棋,摩挲着一粒沁凉的玉石棋子,东宫这般心急,公然将一步好棋走臭了。
只是薛帝师过分驰名誉,他的事根基上大师都晓得,年青时就是个天秀士物,文韬武略,医卜星象,样样精通。
穆元帝发笑,“你这小子……”
以是,他就人手不敷了。
穆元帝对五儿子还是很对劲的,道,“你肯用心,这就很好。”
五皇子翻开细瞧,南安侯说的是江南各地驻防兵的景象,一目十行阅过,五皇子道,“南安侯真干才也。”江南的情势不大好,五皇子赞南安侯是因为南安侯做的数据统计,各地到底有多少可用之兵,武备如何,将领如何,南安侯都是用数听说话,而不是文臣惯用的甚么“十之一二,十之三四”之类的话。南安侯切确到各地兵种,在役兵士的详细数量,另有,各春秋段的军士各有多少人,样样记录了了。
穆元帝递给五皇子一本奏章,道,“看看,这是南安侯着人送来的。”这倒不是穆元帝格外看重五儿子,主如果五皇子有管理闽地的经历,穆元帝才给他看的。
南安侯掌江南是东宫系鞭策而至,天然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有东宫与穆元帝的支撑,南安侯于江南停顿非常顺利。转眼便是年下,如穆元帝所料,这个年,过得还是承平。不过,敏感如五皇子谢莫如佳耦这般,天然嗅到了一些分歧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