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施粥事件[第5页/共5页]
谢莫如笑,“姑太太尽管放心。”问起余瑶在北昌州的糊口来,余瑶道,“别人都说北昌萧瑟,我倒觉着挺好。那儿夏天不似我家里那般酷热,夏季虽冷,也有热炕能够过冬。并且地盘肥饶,种出的米比我家那边儿更好吃。北昌的老山林里产上等人参,我爹说人参如许贵重的药材,不但得有合适发展的气候,还要有合适发展的地盘,起码薄田里就长不出人参。北昌州就是人少,不过处所大,归正我觉着,是个好处所。”
“我倒宁肯父皇快些立了太子才好。”五皇子点评礼部职员,尚书就是个老狐狸,每天打太极,底下就是一窝跳蚤,每天蹦哒来蹦哒去的就晓得吵吵,却不干闲事。
四皇子妃不觉得意,“又不是只舍一年,来岁我们几家都同一用一种米,不就好了。”
余瑶伸谢接了。
三皇子道,“之前没做过,也没经历,无妨的。归正都是为了做善事,五弟谢表妹都不是吝啬的。”
这奸滑东西!
谢莫如反是安抚了褚氏几句,褚氏见她真的未放在心上,本身才算放下心来,暗里同表姐长泰公主道,“五弟妹别的不说,气度当真宽广。倘是个心机窄的,怕是要恼的,她见我面儿上过意不去,倒是劝了我几句。”
五皇子笑,“我不过是在礼部学着当差,你娘家姑太太也太谨慎了。”
到了施粥那天,因大师筹议过,不必扎堆儿,不然全在城南,全在城北,都不便宜,故而各有各的处所。待到了施粥的日子,皇宗子特地命人出去探听着,一探听险气炸,二皇子府明显探听是买的平常白米,成果舍粥时竟是上等精米,比皇宗子府的米要好出很多。
“这如何一样?”五皇子心说,他在礼部都是做的大事涅。
四皇子妃胡氏肚子月份大了,出产就在面前,故此并未进宫,皇宗子妃崔氏、二皇子妃吴氏、三皇子妃褚氏见太后是以事难堪谢莫如,都有些坐不住了。褚氏忙道,“皇祖母,这也怪我们第一年施粥没经历,待来岁我们筹议好都用一样的米就好了。”
五皇子并未放在心上,他倒是由春闱想到礼部,道,“要不是有来岁春闱的事儿催着,嫡庶章程还吵不出来呢。”
余瑶口齿清楚,谢莫如听的很有兴趣,道,“我在书上看说,北昌也有布衣把屋子半截建到地下的,有这类吗?”
谢姑太太又不是傻子,当下忙应了,笑道,“乡间丫头,没见过世面,她在我身边倒还好,只是初度来帝都,帝都的端方,她还不大熟谙。娘娘这里来往的多是高门贵第,如果她有那里不当,娘娘尽管束导她。”
及至午餐后,谢太太谢姑太太余瑶一行人告别,谢莫如又给了余瑶一套点翠金饰,几样适合女孩儿家穿用的衣料绸缎,笑道,“前次见面太仓促,这个拿去玩儿吧。”
“夏季的话多是吃热锅子,有很多种热锅子能够吃,羊肉、鱼肉、牛肉、兔肉,狍子肉、獐子、鹿,偶尔另有熊、野猪,吃的东西太多了,不过夏季鲜菜很少,多是腌菜和干菜,想吃鲜菜只要存在窖里的萝卜、白菜,还能发些豆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