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八 京华风云[第2页/共3页]
她先不忙着去咸福字,倒是转去了周太妃所居的慈康宫。
楚天娇脸上顿时浮上了一抹难以粉饰的期盼,不等那女官说话,就问道:“皇上呢?彻夜也不准宫中的人观灯,是不是又到姓汪的狐媚子那边去了?”那女官是她出嫁时澹台姨娘从身边拨出来陪嫁的一等丫头,名唤怡和,饱读诗书,倒是个晓得高低的人物,与当日在厨房撤泼的清秋、涛倩等不是一个层次,入宫以后颇得帝后欢心,也便顺理成章汲引做了坤宁宫司宝,专职卖力皇后玺绶以及草拟各种表章,将近两年了,从没出过任何忽略。
怡和见这么轻易便引了她去,朝身后的一个寺人丢了个眼色,遂借口到别的宫送元宵退了出来。
怡和带着谦恭的笑上前传达了皇后对周太妃的问候,又趁便问了李侧妃和小王子的好。
楚天娇初进宫那一年确切也享尽了擅宠专房的天恩,她本觉得凭着本身的年青貌美,这类帝后和美的时候还会持续好久,她乃至在背后贿略百官以制止他们发起选秀,但是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本来在皇上身边服侍的宫女。
天子亲政的第二年,政通人和,她自夸于天子亲政大事上出过力,正筹办享用承平乱世下后,宫一人独大的繁华,成绶帝却开端接二连三地册立妃嫔。
对于大明朝的皇厥后讲,玉镯再贵重也实在不值一提,怡和至心祈盼的是将来能够像其说得那样,不消关在皇宫大内终老,还能嫁一个仰仗她的身份想也不敢想的进士郎,本来卖七八分力当的差,现在却要打叠十二分的精力去办了。
幸亏外头适时地午了响动,一个上着暗huā补缎鼠毛小坎肩,底下撤huā裙子的年青女官走了出去。
寺人从速去掠取小王子手上的画册,不过那小子仿佛对这册子特别感兴趣,就是不罢休。寺人又不敢用大力量,急得抓耳挠腮。
“皇上究竟去了那边?”怡和低头答道:“回娘娘,传闻皇上去了隆禧字。”
夜幕来临,紫禁城中除了御用监督造的huā灯映照得各处宫殿都丽堂皇,huā团锦簇,却不闻丝竹管乐之声。
更可气的是,皇上仿佛对别个还倒罢了,汪、单二女宫中倒是常常过夜,特别是汪碧晴,从一个选侍册封为夫人,再到德嫔,最后竟然被封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让她气得倒仰,又无可如何。
怡和本正迷惑,咸福宫是顺妃单沅儿的所居的宫室,属于西六宫最末一宫,这单顺妃不比汪贵妃受宠的程度,自受册封以来,一向深居简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要不是皇上每月里都有临幸,别人不敢太小觑了她,早叫人抛到脑后去了。
楚天娇坐在坤宁宫东暖阁中,室内燃着地龙,暖和如春,但她还是感觉冷,手上拢了一个镂刻精彩的丹凤朝阳金手炉端坐在炕上,沉甸甸地,一忽而就把手心捂出了汗。
“翊坤宫既然被禁足,那也就罢了,今晚对皇上来讲,不是个平常日子,你派人去探听探听咸福宫那一名有甚么动静,不能让她坐享渔翁之利,可明白了?”
“多谢娘娘厚爱!”怡和跪到地上恭恭敬敬地叩首,才双手接过了那只玉镯子。
着意奉迎也要皇上肯给她机遇,楚天娇扫了垂着头的两名宫娥一眼,说了声:“你们先下去。”见她们打帘子退出门去以后,招手让怡和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