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辰州尸路[第1页/共2页]
尸队行至宅后秘道,石壁上钉满风化的辰州符。林傩以舌尖血点亮赶尸灯,灯火照出崖壁千年悬棺——那些棺木被碗口粗的铁链锁住,链环上刻着"敕令大将军到此"。一具悬棺俄然崩裂,掉出半卷《伏尸经》,经页间夹着片带齿痕的银锁。
"是尸怨作怪。"楚厌扯断箭衣束带,暴露后背的《五毒刺青》。毒虫纹路在月光下爬动,将坠落的棺木碎片化为飞灰。林傩的傩面俄然收紧,獠牙刺入三蜜斯替人傀的天灵盖,吸出缕青烟凝成镇尸符。
"戌时三刻,尸路通幽。"
酉时的残阳将封门宅的影壁染成赤色。林傩握着青铜赶尸铃站在尸祠堂前,铃舌上黏着的腐肉泛着尸蜡光芒。七口逆葬棺在停柩台上微微颤抖,棺底排泄的黑水在空中汇成卦象——**"山风蛊,首恶伺隙"**。
楚厌的箭衣扫过楹联,暴露后背血写的《赶尸十诫》。他残破的左掌托起人油灯,灯火忽青忽红,映得楹联上的指骨"生人勿近"四字咯咯作响。
"摇铃莫过三,踏步忌回环。"
"六十年一循环,该还了。"楚厌俄然将青铜傩刀刺入本身心口,黑血喷溅在《五毒刺青》上。毒虫纹路活过来,钻进三蜜斯替人傀的七窍。林傩的傩面不受控地飞向悬棺,与棺中古尸的面具严丝合缝。
楚厌将辰州符拍在首棺,黄符上的朱砂俄然游走如蛇。林傩的阴阳瞳瞥见符胆处展开只血眼,棺中尸身回声坐起。那是个穿靛青寿衣的老者,发辫间缠着五色丝绦——恰是辰州赶尸匠标记尸身的"引魂幡"。
"天火雷神,地火雷神,五雷降灵,锁鬼关精!"
五更梆子响彻沱江。林傩在船底找到本光绪年的《赶尸日记》,最后一页写着:"楚氏厌,庚子年七月初七,以己身饲尸,换林氏百年安宁。" 尸祠堂的楹联悄悄窜改,指骨拼出新卦:"泽水困,幽人贞吉"。
江心忽起浓雾,七盏幽绿尸灯自水下升起。林傩的阴阳瞳穿透雾气,瞥见百具泡胀的沉尸在江底列队,为首者戴着残破傩面,面具下鲜明是楚厌年青时的脸。尸群手捧的青铜盘上,盛着十二枚带血美甲钻。
尸队到达绝壁葬洞,楚厌将辰砂撒成北斗阵。林傩遵循《伏尸经》所示,把十二枚美甲钻嵌入悬棺锁眼。当最后一枚星月钻归位时,统统悬棺轰然开启,暴露内里与尸队一模一样的十二具古尸——这才是真正的"逆葬棺"。
乌篷船行至江心,船底俄然传来抓挠声。楚厌翻开舱板,暴露具缠满水草的当代女尸——她穿戴民国粹生装,脖颈却套着抖音工牌铁链。林傩的赶尸灯突然燃烧,江面浮出团人形黑雾,收回辰州黑眚特有的腐臭。
楚厌的箭衣空荡荡挂在悬棺旁,内袋掉出半块龙凤佩——与三蜜斯棺中所出一模一样。江心尸灯尽灭处,模糊传来辰州老调:"走尸莫转头,转头魂不留..."
林傩咬破指尖在傩面画五雷符,獠牙迸出电光撕碎黑眚。雾散时,女尸手中的怀表滚落,表盖内照片竟是楚厌与三蜜斯的合影,背景恰是这座尸祠堂。
沱江边的老船埠上,覆满水藻的乌篷船无风主动。楚厌动摇赶尸铃奏《哭丧调》,尸群齐踏魁罡步登船。林傩发明船板刻着密密麻麻的镇水咒,咒文裂缝里嵌着人牙——这是辰州水葬的"封口"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