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败不馁[第3页/共4页]
一时世人都在纪澄和王四娘的画前盘桓,仿佛颇难做出决定。
“是,在家时曾跟先生学过几年。”纪澄道,但是能有面前如许的进益,实在还是端赖余夫人的指导。
纪澄闻声头上有吸气声儿,昂首一看,倒是沈御另有她远亲的姑表兄沈径,这二人皆是一副将走要走的模样。
纪澄跟着余夫人学画这些光阴,固然画技还欠些火候,但是目光倒是练出来了的,她一看到王四娘的牡丹花,就已经甘拜下风。
到本日苏筠才不得不承认,纪澄常日是藏拙了,她如果下心打扮,只怕那戏本子里唱的倾国倾城之色便是她那般模样了。
实则簪花另有妙用,选牡丹的那是以文会友,选素馨花串那是以琴会友,选山茶花那是因景成画。
但是自古鱼与熊掌就实难兼得。
纪澄的精力还算好,只是中午饮了些许甜酒,在船上悄悄摇摆,几乎堕入梦境了,好轻易打起精力,再观其他女人,在清爽的湖风吹拂下,都有些摇摇欲睡,倒也安闲。
不过那王四娘倒是最早搁笔之人,待最后完成的纪澄搁笔时,她都已经喝了一盏茶,将沈芫等人的诗词批评了一番了。
基于纪家这类家风,和纪澄从小养成的风俗,要让她俄然去争夺统统人的目光,站到最顶头,她还真有些不太风俗,因为她太明白站在顶端的风险和所受非议了。
纪澄算是又学到一招,那所谓的“雅”字,就是不能宣诸于口,凡事都要讲究含蓄,须得你费点儿心想一想才行,此乃所谓高雅也。
只是纪澄没想到最后到来的王四娘竟然也选了绘画。实在绘画是最不轻易出彩的一项,诗词皆可传播,琴艺也可于世人之间弹奏绕梁,唯有绘画费时最多,为了应景,一时仓促布局,很难能有佳作。
诗社那方,苏筠第一回插手就夺了魁,沈芫倒是一脸欣喜地与有荣焉,至于琴社,沈荨固然师从寒碧姑姑,不过她也是个三天捕鱼两天晒网的性子,以是只落得其中等。
并且纪兰也没能为纪澄开一个好头,已颠末端将近二十年,纪兰本身也仍然是磕磕绊绊,如履薄冰的。
王四娘见纪澄一眼就将她极对劲之处的三色花点了出来,说得又句句赞在点子上,对她倒是高看了两眼。
这一场百花宴沈芫实在费了很多精力,沈家的秘闻到底不是靠着生了大皇子的淑妃娘娘突然权贵的王家能比的。
不过纪澄又感觉本身这设法有点儿好笑,京师贵女当中才调横溢的颇众,便是她故意抢先,也一定能在内里脱颖而出,倒是她本身着相了。
一时候统统女人都围过来看她们这几人的牡丹图,虽说是百花宴,但四月是牡丹为王,是以应景之题当属牡丹无疑。
不过纪澄的画固然让人面前一亮,但王四娘的牡丹图却叫人挪不开眼。她统共画了紫、红、白三色牡丹,或正或侧,俯仰掩映,曲尽其态。
纪澄顷刻间将周遭环境都打量了清楚,伸手去拽齐华,哪知齐华慌乱间却翻开了她的手,带纪澄游畴昔,她又死死搂着纪澄的脖子不松,几乎害得纪澄本身都换不过气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