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民团练兵[第2页/共3页]
徐明点头道:“对,仅从民团二字便可猜测出其中深意,先生果然大材!”
余国柱忙躬身道:“不敢身教!草民大胆直言了。大人建这民团,顾名思义,必分歧于兵勇官差,实际上是藏兵于民,不知可对?”
徐明顿时答复:“不了,奉告我余国柱和敖天印植入身份吧!”
徐明见民团已初具范围,便请知州董彬大人前来检阅。
徐明扶起余国柱,道:“家父徐清志,原是湖广布政使衙门右参政,不日便要赴都城出任户部左侍郎。现在,都城风云变幻权臣当道,我担忧他白叟家人单力薄。先生大才,我想请先生随家父进京,在旁帮着谋齐截二,不知先生可情愿?”
“变阵!”两队攻防互换,又是一个喊着震天杀声的箭矢冲向严阵以待的半月。
余国柱忙道:“大人过奖!兴建民团,草民觉得有三策可行。一,可取之于各乡绅豪强,其各家皆有护院仆人,身强力壮招之便可堪用。二,在各乡里均设民团,数十人不等,闲时堆积练习,农忙时各归其田。三,现下贱公浩繁,可许以无主地步,招其强健者集合勤加练习,有事时配以刀枪,戋戋匪患不在话下。”
两人对视一下,肥胖者说道:“草民余国柱,这位是草民同亲敖天印,我们本是武昌府大冶县人,家中贫寒也读过一些书,可惜屡试不中。数月前,因连降大雨导致地步被淹颗粒无收,大伙靠野菜树皮充饥。可官府不但不体恤灾情,现在还要加征苛税,全部村里几十户人走投无路,只得背井离乡外出避祸!我与敖兄携家流落至此,若非大人设流民营开粥棚,我们恐怕早饿死他乡。本日见城门布告,得知大人意欲建乡团,我二人愿以微末之学,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余国柱行礼道:“国柱定不负所托!”
“分!”民团一分为二,各向相反方向跑动,相距五十步而定。
“攻!”箭矢阵随令而动齐声喊杀,向着半月阵冲去,固然箭矢阵形稍显庞杂,但抢先冲到箭头的十数人却保持队形一往无前,在他们的带领下前面的步队也很快变得有序。而半月阵这边则敏捷收缩阵形,面对打击毫不畏缩。
转头看到那封家书,徐明对余国柱也有了更好的安排:“余先生,本县有一事相托。”
敖天印也躬身道:“草民鄙人,行伍练习略知一二,若大人信的过,草民愿为大人练习出一队强兵来!”
余国柱跪道:“大人但请叮咛,草民无不效命!”
“先生说的好!”徐明大喜,“本县觉得三种路子都可行,以流民为主,仆人壮丁为辅,如许便是全民皆兵了。”
徐明请两人坐下,并让王六上茶,才说道:“现在胡人犯境,朝廷里权臣当道蒙蔽圣听,不思励精图治整军安民,反而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本县位卑言轻,只能经心保我一方安然,可现在蕲州匪患四起,这才向知州大人发起兴建民团。不知二位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董彬哈哈一笑:“放心,到时不会让你亏损。顿时就要过年了,届时各县都要来蕲州述职,到时候再谈此事!”
余国柱一旁帮腔:“敖兄自幼习武,并熟读兵法,对于行军练武很故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