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落子无悔[第2页/共2页]
青伯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之情,连连叩首谢恩:“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他回想起这些日子以来,百姓们因他的符水而重燃但愿的眼神,心中既感欣喜又觉惭愧。
穿过几道雕梁画栋的长廊,青伯被引至一间书房前,侍从悄悄拍门后,便退至一旁。
张天羽士的道观成了唐国百姓心中的一片净土。
现在,唐国风雨飘摇,即将被周国的铁蹄踏平,钱家也面对着没顶之灾。
苏山泉听后,缓缓拆开信函,浏览了一遍。
可他一个管家,又如何能够有机遇晤圣呢。
未几时,一名侍从走出,客气地引青伯入内。
灾黎们闻言,纷繁呼应,他们中有人曾落空亲人,有人曾饱受战乱之苦,现在终究看到了但愿。他们纷繁拿起手中的耕具、木棍,乃至石块,跟从张天羽士一同。
张天闻言,眉头舒展,他深知,这三日以后,道观将有力再为这些灾黎供应庇护和食品。
阿明回声而去,不一会儿,他面色凝重地返来,低声说道:“师父,米仓里的米,顶多能撑三日了。”
府邸大门巍峨,两旁的石狮严肃,门房见青伯穿着虽朴实却气质不凡,不敢怠慢,赶紧上前扣问。
..............
次日凌晨,张天羽士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背负长剑,带领着一群一样心胸天下的道观弟子,踏上了征途。
跟着青伯盘跚的背影逐步消逝在门外,苏山泉望着桌上的信函,心中五味杂陈。
青伯闻言,眼眶微红,声音略带哽咽:“大人,钱家历代以诗书传家,乐善好施,对百姓多有恩德。现在虽国破家亡,但钱家高低仍愿以微薄之力,助周国安宁民气。只求大人能网开一面,饶钱家一命,青伯愿以余生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穿过几条狭小的街巷,青伯终究来到了苏山泉府前。
“钱家之诚意,我已了然。此事我会慎重考虑,但可否成行,还需看钱家今后的表示。”
苏山泉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暖意:“你且归去,奉告钱家高低,放心等候,勿肇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