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朕允了[第1页/共2页]
紧接着,礼部尚书王世林也站了出来,声音中带着几分悲忿:“陛下,臣身为礼部尚书,深知礼节之道,更明白君民之道。陛下近年来所行之事,多有违天道,非明君所为。臣痛心疾首,却有力回天。臣也愿乞骸骨,以示对陛下之不满,更愿以此警省陛下,望陛下能痛改前非,重振朝纲。”
夜色如墨,后宫深处,豪华的寝宫内烛光摇摆,映照着两张庞大的面庞。
“陛下,国度兴亡,匹夫有责。臣等愿以死相谏,望陛下能三思而后行。”另一名大臣则语气激昂。
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只能硬着头皮跪在地上,心中忐忑不安。
这一幕也是被朱渊尽收眼底。
晨光初拂晓,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闪动着金色的光辉,早朝的钟声婉转响起,回荡在空旷的宫殿当中。
“这个男人,他究竟在想甚么?之前的统统行动都是在假装吗?而现在,才是真正的他吗?”
秦振元的话音刚落,大殿以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拥戴之声。
钟鸣再响,鼓乐齐奏,天子在寺人与侍卫的簇拥下,步入乾清宫。
待名单誊写结束,朱渊的目光扫视着那密密麻麻的名字。
朱渊的目光扫视着跪倒一片的文官,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他微微皱眉,随即又伸展开来,嘴角勾起了一抹不易发觉的浅笑。
他们不明白朱渊为甚么要记录他们的名字,更不晓得接下来会晤临如何的运气。
朝臣们,或乘轿,或骑马,身着五彩斑斓的官服,从四周八方会聚而来,穿过一道道门廊,终究在乾清宫外,按品阶凹凸站定,寂静地等候着。
但是,当他占完便宜后,却俄然停下了统统行动。
他手中的力量让苏向晚没法抵挡。
可齐王却仿佛置身事外普通,闭目养神。
他们的行动整齐齐截,仿佛颠末无数次的排练。
她紧紧盯着朱渊的背影,试图从他的身上找出答案。
朱渊嘴角勾起一抹征服的笑意:“你逃不掉的,你是我的皇后。”
她望着朱渊拜别的背影,心中涌起了一股庞大的感情。
但是,秦振元却并未是以停下,他持续说道:“陛下,老臣深知,此言一出,必会激发轩然大波。但老臣更明白,国度的将来,百姓的福祉,都系于陛下的一念之间。若陛下能下罪己诏,承认本身的不对,并志愿退位,让位于更有德行之君,那么老臣便还能强撑着这把老骨头,为国效力几年,以尽臣子之责。”
朱渊轻笑一声:“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有朝一日凤翔天,我要天下尽我欺。”
“陛下,臣自幼饱读诗书,一心只想为国效力,为民请命。但是,近年来,臣却亲眼目睹了陛下的各种不当行动,心中悲忿交集。臣深知,本身人微言轻,有力窜改大局,但臣仍愿以此微薄之力,为陛下敲响警钟,望陛下能迷途知返,重归正道。”
苏向晚眼神冰冷,声音中带着较着的讨厌:“陛下,请自重。”
苏向晚眼神闪动,略带顺从:“陛下,我……”
这时,他开口道:“你们去官,朕允了。但,凡请辞之官员,一概罢官夺职,剥夺再仕之权,毕生不得任命。此为朕之旨意,尔等当铭记于心,勿再复言。”
这下,那些本来还抱着一丝幸运心机的文官们完整懵了。
“陛下,国度兴亡,匹夫有责。陛下若再如此下去,必将导致国度动乱,民不聊生。臣恳请陛下,以国度为重,以百姓为重,切勿再行残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