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弃妇再嫁 > 第126章 :

第126章 :[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各有天命,话哪能这么说?畴前我嫁给惠哥的时候,村里不是都说我比壮壮娘纳福吗?说壮壮娘不遵循妇道才被休的吗?读书人和屠夫的职位,谁内心不清楚?特别是公公考上举人后,一家子跟着风景。如何壮壮家过得好了,我过得差了,就是我刻苦享福了?”

张硕和秀姑回到村里没多久就该收割麦子,和往年一样,他们家还是雇长工来干活。本年壮壮成了童生,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和苏家雇佣到的长工比往年多了一倍,很快就赶在一场大雨前将麦子清算入仓,雨后又将玉米黄豆种下去,稻秧插满水田。

间隔院试另有三四个月,府试放榜以后,张家一家人和苏大嫂母子就决定回家。

本年开春后麦子有很多生了病,加上虫子没有体例将其灭杀洁净,家家户户皆如此,收成较前几年差远了,一亩地最多收了一石六七斗,少则一石两三斗。

提起周举人,就不能不提周家现在日子过得每况愈下,本年开春不得不从桐城搬回村里,将城里的屋子卖掉,银子送给周举人,回村后在地头地尾种些菜,就不消在城里费钱买了。周举人乐不思蜀,带着玉娘居住在都城不肯返来面对老妻和世人的讽刺,却每年都向家里讨取大量财物。周母贤惠,竭尽尽力地满足丈夫,周惠每年除了在家里干活,就是驰驱于都城和桐城两地,收了粮食卖了钱就得先送到都城给周举人,供其开消。

这一点是秀姑方才晓得的,她一向觉得考生错过了就只能等下一年了呢。

原身在周家时固然只能吃两顿饭,十天一顿的白米细面都是男人的,婆媳妯娌多是吃玉米面和红薯干面做的煎饼或者疙瘩汤、面糊糊,但好歹能吃饱,在村里乃是数一数二的殷实之家。看看现在的小沈氏,仿佛在周家连粗茶淡饭都吃不饱了,不然不会瘦成这副模样。

张三婶走近磨盘,眼睛不住打量小沈氏,问道:“壮壮阿姨,他娘跟你说甚么呢?”

现在的她和畴前的确判若两人,双颊深陷,两颧凸起,面色枯黄,几近瘦脱了形。

合上箱盖,秀姑坐到凤英身边,推她道:“我晓得我们才见了几天我就分开你内心舍不得,但是你我都晓得对方的住处,赶明儿你闲了,和表弟带孩子往我们家去作客,要么就等我闲了,带孩子来看你,趁便一起逛街,又不是见不到了。”

壮壮和满仓上了六七年的学,诗赋和四书都学得很好,史乘早就通读,称得上是杂学旁收,五经也学完了,就是没有达到倒背如流的境地,院试的解经一项就只能看运气了。

周举人在都城的开悲观大,估摸着卖掉桐城屋子得的一百多两银子应当花完了,家里的粮食下来后,周母留了家人的口粮,其他的全数卖掉,卖得的铜钱悉数换成银子,又给周举人做了两身春季穿的绸子衣裳,命周惠送去。

如此一来,周家就不得不节衣缩食了,日子过得比秀姑被休之前艰巨很多。

同时,周家在村里的职位一落千丈,之前周举人是村里独一的秀才和独一的举人,天然大家佩服拥戴。现在分歧了,固然周举人是举人老爷,壮壮和满仓只是童生,但是统统人都信赖壮壮和满仓必然会考上秀才、举人,乃至考长进士去都城里仕进儿,加上周家之前做的事情没人健忘,对待他们家的态度天然远远比不上对张家和苏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