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崔大回京[第2页/共5页]
一大串的封赏名单中,另有个不甚起眼的人:擢原鄯州刺史崔幼伯为司农寺正卿,本日进京。
就如许,离京近三载的崔幼伯终究回京了。
殊不知恰是因为他的这个顾忌,生生错过了杀天子的最好机会,天子在一干公主亲卫、门生保护的拥簇下,竟有惊无险的下了山,与早已等待多时的千牛卫汇合在了一起。
“多谢娘舅!”
过后安同回到都城后,曾暗里里刺探,得知她的好四叔确切想用她为借口诡计弹劾李承乾佳耦治家无方、教女无状,京中坊间已经有了近似的谎言,若不是安同行动快,定会被魏王的流言所伤。
李明聪明,李福也不傻,当下便明白了弟弟的表示,他连连点头:“没错,我这就集结驻防在皇城的两千右卫进宫平叛。”
李福大惊失容,他这个‘惊’半真半假,方才兄弟两个在一起商讨的时候,便猜到了韦氏、大皇子谋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骊山的环境竟然如此糟糕。
只是,信赖是一回事儿,担忧倒是另一回事儿,当他听到灵犀说:“我当然晓得阿娘、阿耶短长,可、可儿家就是担忧嘛”的时候,他也忍不住幽幽的叹了口气。
李福颠末弟弟的一番劝说,终拿定主张带领着家中两百亲卫赶了来,三两下帮萧南打退了那些金吾卫,并于一片火把亮光中寻到了萧南。
“我们有火器,甘为陛下解忧!”
“是呀,陛下,小子愿为陛下护驾!”
第四日,贤人宣召长乐长公主、豫章长公主、东阳长公主、魏王、蜀王、晋王等一干长公主、亲王进宫,一同被宣召的另有诸位李氏宗亲、朝中五相和几位老国公。贤人与世人在议事堂商讨了足足一日,直到傍晚才散会。
临行前,安同转头看了眼远处还在拼杀的羽林军和千牛卫,三千人VS两百人,竟然还能对峙这么久。
别的,另有一点是任何人都不晓得的,那便是萧南曾经奥妙交给安同一个奇特的小白瓷瓶,安同每日借着给先帝诵经祈福的时候,都会偷偷的往先帝的药盏中加上那么一滴。
这对兄弟还故何为么都不晓得的捉着萧南的袖子低声扣问着。
天子的记性真不坏,他竟将十几个贵族少年一一认了出来,不止他们祖、父的官职、姓名,就连他们各安闲家中的排行也都说得分毫不差。
第三日,阳光光辉的中午,天子的圣驾安然返回都城。
萧南微微一笑,事情生长到现在,她也没有需求坦白了,直接奉告两人:“是奔赴西北的三万救兵中抽调的五千英勇儿郎。”
内心存着这份顾忌,以后安同才会对萧南格外尊敬和靠近,并不但单因为萧南的‘拯救’之恩啊。
“安同,还愣着做甚么?一起走!”
第五日,贤人下旨废大皇子、二皇子为百姓,韦淑妃赐自缢,韦仲、韦季等韦氏族人抄家、夷三族。一时候,都城哭声震天,血流一片。
PS:另有一章,完整结束。明天是母亲节,某萨祝天下的母亲们和终将要成为母亲的女王们节日欢愉哈~RS
“甚么?他们、他们竟然――”
莫非――
面前这些小家伙,个个出身朱门,且都是这般的忠君,信赖誉不了十几二十年,他们便会成为朝廷的顶梁柱。只要今后他善加操纵、多多提携,他们将成为第二个、第三个崔幼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