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暮食[第2页/共3页]
崔幼伯有些不置信的又低头看了看食案上的菜,他接过银箸,谨慎的夹了一小块近似‘青凉臛碎’的东东,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咦?崔幼伯眼睛一亮,面上闪过一抹欣喜,却还是仪态文雅的将嘴里的东西咽尽,这才放下筷子,问道:“但是用豆腐制成的?”
崔幼伯嘴里说着,但内心早就笑开了花——不管究竟是不是像玉莲说的那般,但做丈夫的听到老婆将他放在了第一名,哪有不欢畅的?
说着,玉莲双手捧上一双银箸,恭敬的服侍崔幼伯用餐。
现在,蓦地发觉究竟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萧南、萧南仿佛还挺在乎他的呢。这不,晓得他在祠堂刻苦,特特让人给他送了暮食,给他送来的都是他最喜好的菜色,连他崇尚玄门,喜好食用加了松花粉的松花饭也晓得。这类感受,让崔幼伯有些陌生,但更多的则是喜好。
以是,比起本家,崔幼伯看到的崔家属谱还是精简版的。但饶是如此,也够他抄一段时候的。
“你是?”看着眼熟,仿佛是萧南院子里的人,但详细是谁,崔幼伯还真没有甚么印象。
崔幼伯听到‘平淡’两个字的时候,就有些不喜,心说话,哪个说我想吃平淡的?
偏崔幼伯是个肉食植物,无肉不欢,看到那些素菜他就没胃口,刚才芙蓉给他送哺食的时候,面对几碟素油炒的青菜和蒸饼,他底子没有提不起食欲,草草的吃了一点儿便让人撤了下去。
“是是是,婢子知罪,还请八郎君宽恕,”玉莲忙跪了下了,额头悄悄触地,掩住了她唇边的笑意,只听她语带惶恐的说道:“还是八郎君心疼县主和小郎君,宁肯委曲了本身也不迟误了县主和小郎君的进补……”
唉,悲催呀,崔幼伯直到被人带入祠堂,拿到那一大摞的族谱后,他这才发明本身之前的设法是多么的好笑——博陵崔氏发源自东汉,昌隆于两晋,几百年繁衍下来,族谱上记录的先祖名讳,足以让他抄个几天几夜
“回八郎君的话,恰是松花饭,县主晓得您喜好吃,又想到祠堂里或有湿气,您的脾胃又不好,多吃些松花对身材也好。这才特地叮咛婢仔细心给您做了来。说实话,为了给您筹办暮食,县主的药膳还没有做呢。”玉莲笑盈盈的双手将白瓷碗捧给崔幼伯,答复题目的同时,特地点出了萧南对他的正视。
“奴是县主身边的玉莲,奉了县主的号令,特地给您送些暮食过来。”玉莲身后还跟着个小丫头,那丫环的手里拎着个食盒,两人见到崔幼伯后,齐齐向他敛衽施礼。
实在,他还是荣幸的呢,他们这一支从本家脱分开来,自主堂号,族谱上也只是记录了他们这一房的繁衍生长。如果崔幼伯看到本家的崔氏族谱后,他定会光荣不已。要晓得,博陵郡崔氏有笔墨可考的家属史,能够追溯到前秦期间的季子。
玉莲但笑不语,只是点点头,又从食盒里取出一个白瓷荷花口碗,碗里是七八分满的松花饭。
正想着,崔幼伯俄然听到门外有声音传来,他略略直了直身子,舒缓了下有些酸麻的大腿,扬声问道:“外头是谁?”
“回八郎君的话,县主传闻大厨房给您送来的哺食您并没有效多少,便想着许是天太热,您的胃口不好,便特地叮咛了婢子,让婢子给您做些平淡些的东西,您看看,这都是您平日最喜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