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走马上任[第1页/共3页]
……
邹荣领着陈安在秘书省四周逛了一下,算是熟谙一下环境,走到一处书架时,停了下来,拿出一本厚厚的册本,向陈安先容道:“陈郎,这是开元九年秘书省编著成的《群书四部录》,内里详细记录了秘书省内著录图籍两千六百多部,总计四万八千多卷。”
一起上,他感受着暮秋晨间的寒气,眯眼小憩之时,不由想起了一个词,多事之秋,是啊,来到唐朝的第一个春季,他过得确切不是很承平,用多事之秋这个词来描述,最是得当不过了,想到这,陈安不由满脸苦笑。
统统筹办好以后,陈安骑上一匹高头大马。
……
陈安见他们一身常服,猎奇问道:“诸位同僚如何没穿朝服啊?”
马前另有个奴婢牵着。
这话一问出,邹荣几人微微一笑,随后邹荣解释道:“陈郎或许还不晓得,这官服的种类很多,分为朝服,公服与常服,在分歧的场合与节日,穿的官服也分歧,但是平时我们都是穿戴常服的,便连陛下平时上朝,也是穿戴常服的……”
父亲说了那么多,独一让他有些兴趣的,便是像奉议郎之类的散官以及秘书郎之类的职事官是有很多福利人为的。
陈安听邹荣这么一说,才晓得普通在常朝期间,陛下普通都是头上裹着幞头,身上穿戴圆领袍,并没有戴冕,穿戴是比较随便些的,陛下都这么穿了,我们做臣子总不能穿的太昌大吧,以是上行下效,底下的官员也学着陛下的打扮,穿戴近似的服饰,只是袍子的色彩是与陛下分歧的,不然便是极刑。
父亲发明后,气得一脚踹向他的屁股,才让他当即惊醒,正襟端坐,静听父亲讲授。
提到钱,陈安不由两眼放光,咱也算是唐朝的公事员了,还不得听听这福利人为咋样啊……
陈安还没有完整睡醒,睡眼惺忪地被琴儿喊了起来,说是明天是郎君就任秘书郎的日子,迷含混糊地穿好极新的官服,因为秘书郎是个从六品的文官,以是他穿戴一身红色圆领窄袖官袍,袍前绣着飞禽,颇具文人气质,头上戴着进贤冠。
这秘书省实在就是办理朝廷藏书的机构,早在汉朝期间便存在了,阿谁时候叫做秘书监,到了南北朝期间改成秘书省,相沿至唐朝,而秘书监则成了秘书省的最高长官。
秋意渐浓,晨钟五鼓,坊门开启。
一起上,陈安问了邹荣一些关于秘书省要重视的事项,邹荣也一一答复,然后跟着邹荣去见了秘书丞章贺兰,秘书少监陈希烈,与他们一顿酬酢,分开后,陈安又问道:“邹校书,如何没见贺老啊?”
校书郎邹荣回道:“贺老明天不在省内,他白叟家普通很少来,即便来,时候也不牢固。”
趁着离秘书省另有些路程,他又想起前几天父亲对他说的一些关于秘书省的先容。
难怪唐朝的人哪怕寒窗十载,都想着去当官呢。
陈安听着的同时,内心还在冷静算着,这到底是有多少钱啊……
陈安口中的贺老便是秘书监贺知章,本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也是一名诗酒风骚的大人物啊,陈安得知贺知章便是本身的顶头下属时,迫不及待想要见他一面,谁知明天贺老竟然不在,听后哦了一声,脸上有些绝望。
秘书省现在附属于中书省的统领范围,凡是设秘书监一人,从三品,秘书少监二人,从四品,秘书丞一人,从五品,以后另有陈安任职的秘书郎,从六品,以及普通士子通过科举获得进士功名,再通过吏部铨选任职的正九品校书郎,当然另有正字,令史,典书,楷书手,掌固等更低一级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