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皮囊 > Chapter 52

Chapter 52[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故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成考虑。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考虑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高低虚空可考虑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成考虑。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金刚经 第十品 寂静净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能够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成以身相得见如来。何故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统统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 第六品 正信罕见分

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金刚经 第十一品 有为福胜分

金刚经 第十二品 尊敬正教分

金刚经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金刚经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傲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很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故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法相,亦无不法相。何故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故故?若取不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该取法,不该取不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不法。’”

金刚经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统统统统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如有色、若无色;如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故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起因分

金刚经属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般若部的典范之一,首要报告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力。因为该经旨在阐述成道境地,即无上正等正觉,在佛教中亦为“不成说境地”,故固然经文篇幅短小,其笔墨布局仍然晦涩庞大。经文中夸大“真谛”本身的分歧逻辑,必须躬亲体验才气感悟,而没法透过笔墨和简朴逻辑推理而得。因为其精力与禅宗“直指民气,见性成佛”理念相符合,《金刚经》在禅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今后的禅宗具有至高无上的职位,其影响也随之源远流长。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寂静佛土不?”“不也,世尊!何故故?寂静佛土者,即非寂静,是名寂静。”“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该住色生心,不该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比方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故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