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地为证[第1页/共3页]
车臣国的兵力绝大多数都把握在君背工中,有臣殷治若要颠覆新君必必要有兵力支撑。是以封子雅试图翻开马脚,拉拢上柱国公郭雄峰,将嫡女郭芙月许配给有臣殷治,助其稳固国中职位。
“哪有的事。我只跟你一人说,你千万要保密。三少爷才不是去筹办寿礼,那都是安抚老夫人的话,他是偷偷跑去车臣国了。老爷亲身对夫人说的,我亲耳听到的。”
王晓荷被两个仆人拖回杂院时,卫闲春和荀弋寻觅而来,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擦肩而过的女奴就是小师妹。
卫闲春笑道,“我们与独孤师弟在龙衔书院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情同手足,那日他不辞而别让师兄弟们非常驰念,不知可否与他一见?也好让我们归去与众师兄弟有个交代。”
“来人。”他朝殿外喊道。
“那但是连累九族的大罪……”
西夏国与车臣邦交兵中败北,西夏国国君便敕封渊政王之女闻人氏为和昌郡主,献给车臣国圣武君父,诞下子嗣有臣殷治后才被封为侧妃。
有臣殷治本筹算派出一支军队去查找王晓荷,但细心想想却不能这么做,眼下局势如此严峻,他如何安设她?
卫闲春和荀弋又仓猝赶回龙衔书院,并修书一封给有臣殷治,但愿他能早日和小师妹团聚。
御前老寺人排闼徐步出去,“主君有何叮咛?”
“二位不远万里来到独孤府,但是简夫子有要事交代?”独孤风华挤出一个官方浅笑,眼神幽深的凝睇他们。
经此一役更是让封子雅明白把握军权的首要性。朝堂上的文官忠烈护主,不忘先帝所托,但在真枪实弹面前却手无缚鸡之力。
“晚生见过太傅大人。”卫闲春和荀弋拱手施礼,彬彬有礼,谦如君子。
卫闲春听的一清二楚,小师妹对大师兄豪情竭诚,以她的性子如果逃脱最有能够前去车臣国寻觅大师兄。如此一来倒省去很多费事。
与其说是他一小我的光荣,不如说是文官的光荣。圣武君父力排众议,拜他为相,筹划国事,大大进步文官在朝中的职位。
“并非本官不肯,只是小儿调皮,好不轻易将他带回家,谁知不出几日他又溜出去至今不知所踪,你说这孩子……唉,本官教子无方,让二位见笑了。”独孤风华暴露忸捏的神情,卫闲春一时难以鉴定真假,又不敢冒昧只好告别。
朝外则与西夏国达成和谈,以母族权势为支撑,朝中则以国相封子雅、护国公闻人仲为首的百官为支撑策动宫廷政变,逼迫新君退位。未出几日,新君有臣弘治去世,宣称身染重疾有力国事,遂拜托于殷弟。
圣武君父生前的最后一番话,封子雅常常回想至此都泪湿青衫,车臣国一向以来都是重武轻文的国度,文官驰名无实,一品文官乃至不如七品的武官,导致文官空有一腔报国之志不得发挥。
十多年前圣武君父抱病在身,曾多次托孤于国相、护国公,有臣殷治乃是其亲口传下的君位担当人。
独孤风华老谋深算,焉能不知他二人怀有目标,独孤代泽的事一旦戳破被故意之人操纵,安插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在圣上跟前参一本,只怕府中高低都要蒙受连累,他果断不会冒这个险。
细心想想独孤风华说过的话,也并不无事理,小师妹的性子本就飘忽不定,不拘一格,她定会设法逃脱不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