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页/共3页]
但是持续呆在已经没有了太子的东宫里,于老爷子不免有些别扭。
现在这个储君之位将属于谁,不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吗?
当然,即便在三个嫡皇子面前都挂过号了,马周还是跟岑文本一样苦逼,只能推举魏王。
太苦逼了有木有!
承乾被废之前,李二陛下对待魏王李泰的宠嬖那是天下群众有目共睹的。
在这个嫡庶之别如云泥的期间,只要李泰和李治这两个嫡子中任何一个在,李恪这个庶子根基上就已经落空了成为储君的机遇。
但事情真是这么简朴了然吗?
魏王党的得力干将们几次表示,李二陛下就是不接茬。
李二陛下做好扫尾事情就没有下文了……
诸如岑文本、马周等较着盖着魏王党印章的臣子,则是苦哈哈地摊开奏表,在保举表上写上‘魏王’的字样。
真正有资格介入储君之位的人实在也就长孙皇后的那三个嫡子。
但导火索倒是魏王遇刺一案……
直到原太子太傅于志宁上书。
他们算是被贤人坑惨了!
倒是跟岑文本一样,被李二陛下丢给李泰的刘洎就直率多了,他本来就是个豪放朴重的人,既然跟了李泰,也没甚么好纠结的,毫不踌躇推举了魏王。
至于宗室皇亲也为推举一事闹得乱哄哄的,就不必再提。
出乎世人料想的是,重新还朝的李二陛下并没有躲避对承乾旧属的措置题目,反而表示得非常雷厉流行,连下数道旨意,将东宫属官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中书舍人萧钧全数以各种名义罢免的罢免,贬的贬。
当然,除了这两个嫡子以外,李世民另有一个庶宗子——三皇子吴王李恪,之以是要提到他,一是因为他是现存的除承乾以外最年长的皇子,操行样貌都不错,酷好游猎,英勇过人,曾被李世民奖饰‘英果类我’;二是,因为其母杨妃深受天子陛下宠幸,一度曾被视为继后的候选人,固然封后失利,但李二陛下较着并未断念。如果杨妃终究能登上后位,那李恪就子以母贵,也算是嫡子了,天然有跟李泰和李治有一争之力!
以是说,储位实在就是在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之间选罢了。
一贯喜好喷人的御史们对如许的成果也没有表示任何贰言。
以是,东宫的题目必须敏捷处理!
成果,公推的过程并没有李世民设想的那样顺利。
相对中立派的踌躇张望,有些大臣却必须顿时做出决定!
如果李世民真想立魏王,又何必多此一举要大师公推呢?
御宇多年的李二陛下,俄然发明他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
如先前估计的一样,太子的候选人就魏王和晋王两人,朝臣们也大抵上分红了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