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女帝师二(65)[第3页/共5页]
[6]《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记第六十一·皇甫嵩传》:“(皇甫)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海内虚困。故信都令汉阳阎忠干说嵩曰:‘可贵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贤人顺时以动,智者因几以发。今将军遭可贵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故保大名乎?’”
[36]《晋书·传记第五十三·袁乔传》:“故交之好,请于此辞。染丝之变,墨翟致怀,岔路之感,杨朱兴叹,况与将军游处少长,虽世誉前后而臭味同归也。”翟墨,墨子。《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罢了则为五色矣。故染不成不慎也!”杨朱是先秦闻名思惟家,与墨子同期间。有一次他外出到了一个岔道口,遐想到了人生的岔路,心中不由伤感,竟然哭了起来。
[45]《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他,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他,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此中矣。’”
[28]《汉书·昭帝纪第七》:“始元元年春仲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赐诸侯王、列侯、宗室款项各有差。”
[37]《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皆不能杀人,且先言其状。一曰含光,视之不成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边,经物而物不觉。二曰承影,将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淡淡焉如有物存,莫识其状。其所触也,窃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疾也。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而不见光,方夜见光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騞但是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此三宝者,传之十三世矣,而无施于事。匣而藏之,何尝启封。’”
[23]《韩诗别传》:西汉初年记叙前代史实、传闻的著作。作者韩婴,生卒年不详。
[33]《论语·尧曰第二十》:“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此能够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能够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晋书·传记第六·张华传》:“议者有责(张)华以愍怀太子之事不抗节廷争。当此之时,谏者必得违命之死。先圣之教,死而无益者,不以责人。故晏婴,齐之正卿,不死崔杼之难;季札,吴之宗臣,不争逆顺之理。理尽而无所施者,固圣教之所不责也。”
[30]《晋书·传记三十二·祖纳传》:“时梅陶及钟雅数说馀事,纳辄困之,因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幽冀之士,钝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锥,不成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槌。’雅无以对。”
[34]《史记·李斯传记第二十七》:“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此中子俱执,顾谓此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9]《晋书·传记第二十一·皇甫谧》:“故孔子称夙夜强学以待问,席上之珍以待聘。士因而乎三揖乃进,明致之难也;一让而退,明去之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