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十三王身死族灭 传世宝藏埋藏深山[第1页/共4页]
说毕纳头就拜。汋儿仓猝扶起,叫道:
孝逸细心数了一数,十三位王族中有十户都遭合族腰斩弃市,竟无一名先人留下。其他三位皇族,藩王本人虽被砍头,家眷却被放逐岭南、巴蜀,固然不复有一人返来,但是或许有子孙幸存者也不好说。
“打住,打住。你们两个,玩得好把戏!汋儿是个无拘无束的荒漠中人,接待哥哥喝两杯水酒还可,三刀两刀砍了阿谁老妖婆也不在话下,却哪有本领渡你大唐江山?”
“蓝兄弟便是信中所指的宗室有缘人,何不还是由你做主?”
“还道李年老是超凡脱俗之人,本来也是这般矫揉造作,是你的就是你的,莫非我蓝汋儿还会吞了哥哥这笔财宝不成?”
孝逸见他本性纯真未泯,是个重情重义、率性而为的豪杰子,心中颇想倚重他,只是他不肯受世事拘束,一时之间又逼迫不得,暗中盘算了主张,渐渐引他中计。二人又在其间盘桓两日,目睹得已经出来月余,扬州那边急得不知如何,只好和汋儿拜别。
但见那信笺上的名字有高祖诸子七人: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霍王元轨,舒王元名,道王元庆之子广汉郡公李谧,虢王凤之子东莞郡公李融,滕王元婴。
“汋儿细心看看,公然是一处吗?”
汋儿笑道:
“天下之大,那里有我李唐宗室的容身之地?报酬刀俎我为鱼肉,获得了这笔宝藏,不过是杀身的由头罢了……”
“纵使汋儿高义,视财帛如粪土,只是又能移去那里?”
孝逸红了脸道:
“此乃吾家家事,汋儿何必行此大礼?”
孝逸自言自语,却对这些珠玉视若无物,只是在一些盒子里冷静搜索。汋儿从一个牛皮包裹的木匣子里拿出一封函件,
而萨摩诃本人也是抱着对贞郎的毕生遗憾,将这笔传世珠宝和对他的一世痴恋都埋在了这个山洞里。走出大瑶山今后,她一向在跟踪寻觅着孝逸的脚步,直到在润州遇袭,才终究无法将藏宝舆图交给了徐敬业……
“如果孝逸本身躲在皇宫大内,却让汋儿亲冒镝矢,和大周的千军万马血战厮杀,哥哥还是小我吗?如此复兴大业,务需求从长计议,寻个万全长远之策才好。”
“我此人大字不识一个,汉话也不会说,哥哥不管如何,莫拿家国大业汲引汋儿。帮衬得说话,肚子也饿了,汋儿还惦记取那块清蒸娃娃鱼,莫给红毛怪偷食了去。”
“此函件昭然天下时,贞已不在人间,攮者已矣,来者可追,得此宝藏者,必是李唐宗室有缘人,万望将此宝藏交予吾之子孙后辈,警告其含悲忍恨,徐图东山复兴。若身后再无能够拜托之人,便请自主。
“老王遗命,这笔宝藏只能用来做匡扶大唐的军费,孝逸哥哥可将宝藏移走,汋儿毫不禁止。”
孝逸吾孙,聪明仁爱,文韬武略,才调出色,最类祖父。祖父当然爱若令嫒,何如生逢牝鸡司晨之乱世,无几便天人永隔,渠会无期。贞耳顺之年,生无可恋。冲弱何辜,落入苛吏之手,披枷带锁,刀俎加身,豆蔻韶华,魂弃世际。每念及此,摧心挠肝,伤痛无极!
孝逸手捧函件,见落款祖父仍然相沿大唐年号,却不知历经五年的世事沧桑,江山早已易主,不但已然是大周天授二年,连旗号也换了色彩,还到那里去寻矢志复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