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傻”培公应对失仪[第3页/共4页]
“只因了前次礼部的事,弄得孝逸再也不想和内里打交道,孤只说如许下去不可,易之若常来宫里逛逛,也好多陪陪孝逸。”
孝逸将那只媚儿抱在胸前,笑道:
声音动听动听,将“世”说成了“巳”,竟有些咬舌,不过听起来三个巳字撞在一起,格外娇憨敬爱。
“公子是何时到的?培公竟未出迎,真是极刑。”
“罢了,归正也没甚大事,他的宝贝鸽子在哪,不如就去看看。”
孝逸未置可否,盯着鸟笼子如有所思。
易之道:
易之为人话语未几,却很知心,孝逸只怕他对前日宫中的几句话被他挟恨在心,又因为初来乍到,对他格外加着几分谨慎,却不想易之说谈笑笑,底子未曾放在心上。
易之见他不善应对,只怕孝逸见怪,忙道:
孝逸走到门口,却嫌那铃铛太响,解下来系在媚儿颈子上,腰间只留了那块玉佩。
“小公子得空不如去左军逛逛,臣的侄儿易之和公子年纪相若,身边也都是年青的将军,他们散班后喝酒歌颂,玩得甚是高兴。公子这年纪,刚好和同龄人在一起”。
见孝逸执意要去,也知前次幸亏周培公发明端倪,才将孝逸从吴雪姑手中救出,孝逸如此,竟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孝逸便道:
“路是不远,只不过营房内一阵阵鸽子粪骚味,只怕熏到将军。这里信鸽本来是归他驯养的,自从提了校尉今后,就不消他管了,谁知他还是一味的喜好,整天的和这些飞禽为伴。”
“本来公子也喜好鸽子!”
“培公痴顽,竟忘了号召二位去营中坐坐。”
“倒是周培公也不成不赏,此民气细如发,见孝逸颠末玄武门时皱着眉头,便鉴定有事。若没有他,只怕臣现在已经到了苍山洱海。”
培公也没接帕子,只是用衣袖拂了一下,又向衣衿上蹭了蹭道:
忽而传闻孝逸和清儿卓儿一起被吴雪姑劫走,不由得肝火中烧。派了武攸宜点齐兵马追逐时,却见陈锡已经载着美人安然返来,方心下稍安。见兄弟两个只剩下了清儿,便叹道:
“这个周培公是甚么官阶?”
陈锡回道:
“你们若宿世见过,就必定跟孤也熟谙。明崇俨给孝逸算命说,他竟是孤上辈子未曾过门的红颜知己。”
到了左军军帐,孝逸远远弃了銮驾,由陈锡迎进左军帅堂,给他先容副将军和营中诸将。
“易之自幼随他父亲在姑苏任上长大,这两年方才到洛阳,是以口音一时还改不过来。”
天后道:
天后见他意有所指,忙收敛了心神,叮咛苏德全给孝逸筹办马匹盔甲。
周培公说了半日,俄然发觉易之兴趣不高,便道:
易之领着孝逸到帅堂表里和营房各处逛逛。
“孤见易之身上金麒麟叮当作响,孝逸身上也该系个甚么,走起路来好听得紧。”
却不将鸽子放下,仍旧举起勺子往鸽子嘴里喂药。
天后知他嘴上凌厉不饶人,当场赐赉了易之宣威将军印信,叮咛他常来后宫逛逛,由他叔侄告别了出来。
“天后尽管将小爷交给老臣,保管让他每天开高兴心,蜂儿蝶儿一样地围在天后身边。”
“这个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