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深渊在侧[第1页/共2页]
布政司衙门、道台衙门,常日里不成一世的高管,顿时成了阶下囚,回程往金陵的路上,曾道安见了城外大片焦土,眉心紧皱,但一传闻始作俑者是白亭云,却压着肝火毕竟甚么都没说。
姜黎见此,小声对林之绪道:“火烧百姓的桑苗田,跟破坏堤坝罪名没差多少,这他如何不管?”
宝财在屋里听着,伸长脖子,往外看,“锦瑟mm,家里是又来人了吗?”
粮船上写着内宫敕造的灯笼,被很快取下,曾道安拿了一盏灯笼,高低瞧瞧,不悦道:“之绪,这么做恐影响皇家严肃,你有些过分了。”
白亭云脱手狠辣,砍杀老百姓还历历在目。
“还不能出屋啊!”
十六七的大小伙子,在床上一趟一个月,跟坐月子似的,也难怪他难受,姜黎走到近前,翻开他纱布下的伤口看了一眼。
另一头,道台衙门牢房们叮铃咣当翻开。
林之绪不觉得然,安静道:“道安兄,你说甚么?这灯笼莫非不是,布政司的人怕百姓不肯卖粮,才挂上了内宫的灯笼,用来压迫百姓的吗?”
林之绪豁出命来,给太子殿下办事,为他阵前前锋,为他扫清停滞,侵害皇家严肃一事,曾道就算心生不满,也得把罪名往刘志仁等人身上诌。
倒置吵嘴,赃官们做的,他们天然也能做得。
“啊……”宝财不敢抵挡姜黎,蔫哒哒地感喟。
“真的!”
大牢门外,高复活一见他出来,当即重重抱住了他,“挺过来了!我们总算挺过来了!”
他冷哼一声,“刘大人好官威,如果到了都城刑部衙门,您若还能这般嘴硬,那鄙人才是真的佩服。”
他紧紧抱住姜黎的肩膀,温声果断道:“那我愿跟你只做一对浅显农家伉俪,渔樵耕读,过安宁的日子。”
在朝为官,他们内心明白的很,林之绪此举固然能将王挺置于死地,可一旦透暴露来,就算上面有太子殿下顶着,他也免不了一死。
姜黎蹙着眉头,想的脑袋疼,“你们这些当官的心眼可真多,太能弯弯绕绕。”
加上林大人又重新筹措来了赈灾粮。
之前呲牙咬人,上蹿下跳的林耀祖,此时在宋刚眼里好像一条落水狗,他连看都没看,抬脚走出了道台大牢。
他一身华服端坐在稻草堆上,仍旧一副高官气度,“是可巧,宋大人,本官且劝你不要欢畅太久,本官乃是朝廷三品大员,若无三司恐金陵还无人能有权益提审本官。”
林之绪对此不否定,偏头在她额头上亲了亲,“与这些恶心的蛀虫周旋的确很累,倘若天下安乐,没有我爹娘的大仇在先。”
她对这个寺人印象非常庞大。
金陵各部衙门闻声而动,纷繁过来刺探动静,很怕这把滔天的火烧到本身身上。
姜黎跟锦瑟,谨慎翼翼地把宝财抬上椅子,忽地门口闪过一块衣角,姜黎约莫猜到了是谁并未理睬。
宋刚虽不知林之绪用了甚么体例,把本身弄出去的。
制造秦淮河堤坝被毁的一应官员被拿下。
金陵府衙后院因曾道安他们的到来,再次热烈起来。
他向高复活详细扣问了事情委曲,在听到百姓们最后有了赈灾粮,忍不住红了眼眶,侧过甚去偷偷摸了几把眼泪。
民怨平复以后,百姓只剩下感激。
与此同时,牢房最里侧的宋刚拔掉头上稻草,正了正衣冠,阔步迈出牢房,走到刘志仁的牢房跟前,神情轻视,“刘大人,又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