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1页/共2页]
李快意就坐在赵氏的中间,作为砌火炕的初创人,自是有资格参与此中,点了点头道:“气候越冷,活越不好干,这钱应当涨的。”
王海语重心长的道:“你家的买卖做的这么大,连县令大人都来买李家混糖月饼,你的心机得放在家里的买卖上面,守着家里的财产,别再去外埠做苦活。”
“昨个我就想问你,如何木床没了,变成了土床,本来这就是火炕。”李石一想到此后只要王族的人外出砌火炕李家就会有支出,欢乐不已,倒没有抱怨家人把独家技术教给外人。
王海接着道:“我还放出话去,早砌便宜,越晚砌越贵。”
王海哈哈大笑,“快意,我但是托了你的福。”
李快意朝能说会道的李精华使个眼色,后者给李山解释了一遍,带着李山去瞧看自家的土炕,“爹,五妹让我们兄弟把砌火炕的技术教给王族的人,然后坐在家里甚么都不消干,等着收银钱。”
“远的不说,就说我家,我家从内里收了白面、鸡蛋转手卖给你家,这就是买卖。你看村里有谁瞧不起我家?”王海用力的拍了拍李山的肩膀,但愿能把这个保守到有些笨拙的男人拍醒。
李山起家相送,王海很熟络的揽着李山的刻薄健壮的肩膀,一边往外走,一边亲热的俯在他耳边道:“哥哥比你年长二十几岁,见的人比你多经的事也比你多,你说是吗?”
李山瞧了赵氏一眼,明显内心不适应王海的热忱,倒是赵氏大风雅方的笑道:“那我替孩子感谢你了。”
“对。我们族的十几小我这些天在金鸡镇给镇里的十四户砌了火炕,前前后后挣了七两银子七百五十个铜钱,分给你家就是七百七十五个铜钱。”王海说到银子时,语气带着几分冲动,话毕就把筹办好的装有铜钱的荷包拿出来,放在李山面前。
李山收转意神,目光哀告,缓缓道:“王大哥,我们家做小买卖赚了些银钱,筹办送健安四兄弟去镇里的书院读书,这不需求人举荐,就想到了你。你看?”
“明个我就带他们去镇里的书院见先生。”王海又坐了会,就要分开。
李山送走王海,表情久久不能安静。
“他们的家眷开铺子卖东西。你想想看,家眷不做买卖,哪来的银钱供他们插手科考考落第人。”
王海高傲的道:“我们的活干的细干的好。镇里有银钱的人家很多,有几家大户撤除给人为,还给了红包赏银。”
“你娶了会识字的弟妹,生了五个会做买卖挣大银钱的后代,你本人几个月不在家,妻儿就把家弄得这般好,我们村里多少人恋慕你,你可别生在福中不知福。”
李快意笑道:“王大伯真是很有做买卖的天赋,祝我们的砌火炕买卖昌隆,财路滚滚。”
李山感慨道:“唉,我之前想着做买卖不结壮,一会儿有一会儿没,一不谨慎就赔光了。”
李山当着王海的面不好问,现在终究问道:“砌火炕是如何回事?”
“竟有此事?”这些是李山一个浅显的农夫没法设想的事情。
李山震惊道:“这么多银钱。”
次日一早,李快意做了三十张鸡蛋灌饼,又取了一坛泡菜、五十个鸡蛋,让李山、李健安兄弟带着去镇里书院。
“没有人瞧不起你家。”李山想到昨个刚进村时,村民对他的态度,底子不是瞧不是李家,而是想跟李家套近乎。莫非世道变了,做买卖受人尊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