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鬼谋[第1页/共3页]
邓季出入身边有保护,十七名刺客中就有十二人往洛阳去,领头的叫夏侯锦;往寿春去的五人,领头的叫荀佐。(未完待续。)
邓季以后再添孙策虎视于侧,使不得尽全灭袁绍、夺冀、幽之功,僵局已经产生,陷雄师不得转动,曹操大恨,恰好又无计可施,议事时对群臣叹道:“方得淮南,又望我兖豫,其心何不敷?孙伯符真虎子也!”
号令传达下去没多久,荀彧叔侄、郭嘉等皆已得知,急赶来劝,荀彧忧道:“今已阻之不及!得行陈长文九品之法,世家日稳,元制虽称贤,却失豪族之心,便治下大议元制,公所失亦为小,无需过虑!若捕杀书商,反显量狭心虚;强收印书,恐更失士望也!”
直到八月末的一日,臣下繁钦献上《尹文子》、《鬼谷子》、《琴操》、《新语》四书,孟德得之而喜,才稍解烦忧,当日政事结束就窝在书房中观书。
正因为此,几个月前刘表长沙方面压力就骤减,尚细心遣细作探知,闻孙氏公然调兵北上,才敢遣军暗中偷袭南阳,想先废除邓季水军。
郭嘉再道:“邓季若亡,公趁机兵进南阳,待司州军不敢出,再北灭袁绍,以望并州、司州;若孙策亡,公可取淮南二郡,再吞庐江,逐孙氏归江左。公怀匡扶天下之志,麾下不成无海军,只虑海军一时可贵也,若刺邓季,可占南阳,夺其水军、船厂为己用;若刺孙策吞庐江,可于巢湖自备海军。此二人任亡一,僵局便得破,二者俱亡,则天下大变,无可与公争雄者也!待北地袁绍、庞真、邓氏势灭,再驱水陆雄师与刘表、孙氏争荆楚、东吴之地,则天下只益州、交州、辽东数地不决,皆缓缓可图!”
淮河南岸已属于孙氏权势不说,在这期间,淮河自有出海口,洪泽湖也还是名叫破釜塘的多个小浅水湖群。要到南宋初期,为禁止金兵南下,开封守将杜充掘断黄河南堤,使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河水流经泗水并入淮河,夺淮河水道入海,厥后时候长了,泥沙淤积,出海口受阻,淮河争不过黄河,终也只能改道南下,将破釜塘浸水成宽广的后代洪泽湖不说,再突破南堤持续向南,终究在三江口并入长江,随长江一起入海,清朝咸丰年间,黄河再改道北迁,淮河却一向到后代都流入长江中。
曹操恨恨道:“然邓慕安借机大传元制,诱寒士争投司州,势将更盛。印书又得厚利,今后益发难治!便没法止议,岂可便听之任之?”
另一边,再秘寻曹氏、夏侯氏、荀氏等族中受大恩愿效死无悔者为用,不数日,得通刀弓、机灵有胆识的可用者共十七人。
自春秋战国起,刺客行刺事向来不断,这等事虽阴暗非君子君子所为,趁人国丧发兵的更不是“义军”,要被士人唾骂的,然确有出其不料、得机而进之效。并且军国事大,本不该仿那宋襄公,到处如同君子行事。听闻郭嘉之语,曹操怔住,荀彧、荀攸也皱眉思虑此中可行、推演过后之局。
他精力充分,第二日尚如常理事。然至中午,董昭捧一本《说苑节选》入内,急道:“主公,今治内大售之印书,厥后皆暗附元制,恐为邓慕安主使也!”
淮河自有出海口,曹操即便能在淮河上建起水军来,今后要以之争雄江湖,水军也只要先驶入远洋,本地岸行到长江出海口,再折返来,破钞时候不说,战机也难掌控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