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归营途中,偶遇禁军[第2页/共3页]
领头之人听到林萧这番话,神采才微微和缓,刚想开口再怒斥几句,这时,车队火线传来一个短促的声音。
“这位将军,我等并非成心冲犯,实在是门路狭小,诸位又奔驰而来,才未反应过来,这就为将军让路。”
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不能和禁军起抵触。禁军背后是天子,获咎他们无异于自找费事。
那日在金銮殿上,林大人在众破了岷江决堤案,本官站在后排,远远瞧了大人一眼。”
一名年青禁军,催顿时前,喝道:“瞎了眼吗?晓得前面是谁?再不让开,格杀勿论!”
尘雾越来越近,模糊可见人影——一队盔甲闪亮的马队,战马奔驰,行列严整。
“你跟谁说话呢?”张年怒道,“我们是大理寺之人,你怎敢如此出言不逊。”
林萧没有答复,脑筋里缓慢地阐发着。禁军很少分开都城,除非有天子的直接号令。
礼部员外郎不过是五品小官,站在后排毫不起眼,难怪他毫无印象。
一道身影朝被围困的林萧等人快步而来。
“中间是?”林萧问道,语气安稳。
林萧趁机转移话题:“李大人,这般阵仗,想必是有要务在身?”
张年的手猛地攥紧剑柄,脸涨得通红。林萧瞥了他一眼,目光峻厉,表示他禁止。
有人泣血成碑,有人香消玉殒,到头来不过是机谋角力中的一枚棋子。
马队已经很近了,林萧看清了领头骑士的模样——一个身材魁伟的男人,身披富丽的盔甲,脸上带着不加粉饰的冷傲。
“禁军?”张年皱眉,低声嘀咕,“他们来这儿做甚么?”
林萧摇点头:“镇北军的巡查队没这么大阵仗,扬起的灰尘也不会这么多。”
“本来如此,”林萧语气安静,“国之大事。”
但用一个女子的捐躯,调换边疆的长久安宁。
“边疆之地鱼龙稠浊,处所驻军、游牧部落、朝廷的暗探,各种权势交叉,此次的案件在这里仿佛有点毒手。”
李思明拱手道:“多谢林大人。待回京后,下官再向大人赔罪。”
在他身后,其他禁军摆列整齐,手中长矛和佩剑在落日下闪着寒光。
林萧的侍从们手不自发地按向兵器。张年向来受不得半点骄易,闻言立即上前一步。
统领神采一僵,仿佛有些不甘心,但还是点了点头。
林萧骑在马背上,正思考着,俄然,一阵纤细的声音突破了行路的单调。
林萧听到“和亲”二字久久不能安静,固然深知,和亲是两国修好的手腕,
林萧侧耳聆听。声音垂垂清楚,变成了一种有节拍的脉动,沉稳而持续。
“本来是李大人,”林萧客气地回礼,“失敬了。”
此言一出,林萧心中又是一震。和亲!朝中曾有关于与辽国联婚的传闻,但不知是哪位公主,他不敢敢多问。
他的视野在林萧身上逗留半晌,眼中闪过一丝非常。
禁军的呈现现在有了公道的解释——护送公主如许的重担,非天子的亲信军队不成。
“听到了吗?”林萧低声问道。
张年等人点点头,目光今后望。
但林萧重视到马队盔甲上闪过一抹明黄色。他的心头一紧。
马队前面跟着一长串车队,车队连绵甚远,气势恢宏,明显不是平凡人能具有的场面。
“是马队,”林萧安静但果断地说,“并且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