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借贷之秘,发现端倪[第3页/共3页]
“这是……”王禹不解地看向林萧。
“这……这的确是神乎其技!”张清露忍不住惊呼,看向林萧的目光充满了崇拜。这类记账体例,她闻所未闻,却如此高效而切确。
每一笔买卖都被详细地记实在“借”与“贷”两栏之下,最下方另有总计,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鲜明相称。
王禹合上陈述,目光锋利地扫过张诚与刘元,沉声道:“账目在此,证据确实!看来泰丰行与石场勾搭,已是板上钉钉之事!至于这笔巨款的去处……以及户部和工部的连累……”他没有持续说下去,但意义已经很清楚。
这些钱,很能够便是用于办理各方枢纽,袒护本相的赃款!”
“这不成能……这账簿是假的!”张诚失态地吼道。
那些自发得做得隐蔽的“雁过拔毛”,在假贷均衡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
林萧在纸上画了两个格子,写上“借”和“贷”。
第三日凌晨,林萧带着重新清算过的账册,以及一份详细的查对陈述,走进了王禹的主帐。张诚与刘元也在,他们一夜未眠,既严峻又带着一丝看好戏的幸运。
张诚与刘元看着陈述,神采刹时变得如同死灰。他们本来觉得固若金汤的账目,在林萧这类全新的体例面前,竟然脆弱得不堪一击。
张清露眉头微皱,这个观点太别致了,完整颠覆了她对传统流水账的认知。在她看来,每一笔钱就是简朴地记下“支出”或“支出”,以及启事。
他晓得,王禹这是在给他留余地,也是在为接下来的行动争夺更多时候。毕竟,牵涉到户部和工部,乃至能够更高的层面,这案子已经不是纯真的贪腐那么简朴了。
刘元也一样震惊,他不信赖地盯着林萧手中的账册,仿佛看到了甚么怪物。
“我的体例,便是将每一笔买卖,都同时记实在起码两个‘科目’之下。这两个科目,一个称为‘借’,一个称为‘贷’。”
钦差大营内,大部分吏员仍在怠倦地试图从堆积如山的账簿中理出眉目,只感觉头晕脑胀,事倍功半。
“别的,我们还发明在泰丰行的账簿中,存在大量语焉不详的‘支出用度’、‘杂费’等支出,数额庞大,且与户部和工部的某些拨款时候非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