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国情!又是国情[第2页/共2页]
就算不爽,苏秦还是麻溜地从床上坐起。
嘿!老子就威胁你如何了?
这皇甫青,又要何为么妖?
不为别的,就因为陛下赐给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一份非常严峻的苦差……
但是太子母后贵在,陛下却还是对皇甫青不闻不问,这个信号就非常的伤害了。
而皇甫青,只得无法点头。
“又出甚么事了?”
“是……也不是,本日陛下喊我上朝,终究同意我此后上殿参事议事,并且还给本宫赐下了三位教员和詹事府实权职位。”
这些军费交到藩王们的手中,就如同肉包子打狗,就这,他们还并不满足。
只是说完,连苏秦本身都笑了。
说白了,这八十万两就是朝廷“窝囊费”。
信不信这长安的花魁们每年赚到的,都不比他的税收少?
至于大周本身,还处于小农经济。
“殿下,但是有功德产生?”
三位藩王与陛下貌合神离,每年靠“护国守疆”为由,直接压迫朝廷八十万两银子。
想到这里,苏秦不经微微一愣,忍不住看向皇甫青。
“那才四十万石呢?另有十万石呢?”
太子成年后却不参政议政,这无疑是陛下在向世人表达一个意义——
五十万斤粮食,需求足足二十五万两银子。
身为当今大周最有权势人的大儿子,他竟然连糖都吃不饱。
抠抠搜搜的,连个钱都拿不出来。
即便是苏秦方才来到这里不久,也传闻过陛下仿佛有废太子的筹算。
听到陛下要求的刻薄前提,苏秦也是目瞪口呆。
这如果全数凑齐了,充足西厂的厂卫们不吃不喝二十一年!
看她漫不经心的模样,哪有方才小寺人口中说得十万孔殷?
无语地白了门口一眼,他有些风俗又麻痹地问道。
能够上殿参事议事的太子,和不能上殿的太子,完整就是两码事。
在如许波云诡谲的环境下,想必皇甫青的日子也不好受。
听到苏秦的话,皇甫青这才回过神来,微微点头,但却说了句棱模两可的话来。
藩王们贪得无厌,而朝廷也才将将修生养息了十年,不得等闲开战。
“苏公公,太子殿下找您,说是有要事与您筹议!您快点起来,这担搁了时候,小的但是会被罚的。”
不由的,苏秦心中一阵肝火,连带着语气都不忿了几分。
谁知他方才出来,就看到皇甫青正一脸悠哉地看着一卷书册。
“那是路上的耗损,送到西北另有南边,需求有军队护送,来往的人力用度,也差未几要那么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