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逆流伐清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郑家来人

第一百六十七章 郑家来人[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西夷互助,朝廷的海军越来越强大了。”冯锡范皱着眉头,说出了本身的另一个担忧,“那些西夷又安着甚么美意,如果朝廷要我们少收船税、关税,好处他们得,亏损的倒是我们。”

潮州,没错,郑经还是决定要把这块郑家传统的弥补粮饷、兵员的处所拿到手中。他的算盘打得很精。福建清军派出的救兵已经出动,潮州、梅州将是两边交兵的地区。

陈永华心中冲突,遵循他所学的圣贤书,他应当忠于皇上,忠于朝廷。但郑胜利对他却有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他也跳不出这个圈子。

几次研读,陈永华不由敬佩朱永兴的魄力和行动,也看出了朱永兴的野心。颠末这一番比较详确的打算,固然没有科举,但已显出要将“读书人一网打尽”的企图。并且,从大要上来看,读书人入仕的门路比科举要来得更宽广。

把郑产业作盟友对待,不逼迫,不号令。而在清军看来,这类和谐的干系天然不成不防。

“国子监”为最高学府,各府、州、县别离设立“府学”、 “州学”、 “县学”,村镇设“小学”。凡有“就乡塾读书者,蠲其一半徭役”。大明治下儿童必须八岁入小学,学制五年……

随陈永华前来广州的另有郑经的随身侍卫冯锡范,从小我干系上,陈永华固然得郑经的正视,却还比不得冯锡范更受信赖。而冯锡范此人昧于大抵,而喜弄权,忠勇侯陈霸转投南明,郑经愤怒,他也对朱永兴没有甚么好印象。

这一次前来广州,忠勇侯陈霸的事情是不筹办有甚么抱负的成果了。臣子向朝廷发兵问罪,这成甚么话了?随便问一问,有了交代便作罢。而陈永华、冯锡范此行的名义也变成了携礼庆祝,庆祝岷藩再获大胜,光复广州。然后便是禀报朱永兴,郑经要呼应朝廷。顺从谕令,筹办出兵潮州,策应明军东进。

这就是大义名分的首要,冯锡范即便心中不满,也无可何如。因为本日的朝廷主事的是宗室留守朱永兴,可不是永历阿谁脆弱无能,听人摆布的皇上。

“处所新复,战事未息,这些事情应暂待之将来。舍本逐末。拉拢民气。岷藩其志非小,今后必为大患。”冯锡范撇了撇嘴,嘲笑着说道。

抢先占据,从而在大陆有了安身点;向朝廷要求,从西南明军手中获得潮州。这两个挑选对于郑经来讲,能够说是利弊一目了然。西南明军的强势,东征的顺利,使得郑经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不得不窜改其倔强的态度。

冯锡范哼了一声,固然心中不悦,但西南明军光复广东后的局面也确切如此。不管如何。遥奉能够结束了,而明臣的模样还是要做出来。除非,郑家舍弃金、厦,以及将要出兵占据的大陆地盘,退到台湾持续做一个军阀。

这就是朱永兴的设法和思路,不管你出不着力,只要在我身边站着,不与我为敌,那就有帮忙。

“岷藩身为朝廷留守,言辞礼数不成缺。”陈永华出口提示道:“现在广东全省光复期近,西南、东南联为一体,我等不成为大王平增费事。”

这何尝不是岷藩的聪明之处。反面郑家撕破脸皮,只要郑家在东南还打着明朝的灯号,便能管束住闽浙粤的大量清军。便说此次东征吧,郑家是没有出兵助战,但闽省的清军却不敢尽力放心肠前来声援。在东征初期,清军的广东海军虽有集结,但也留下了一些兵力防备郑家的突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