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大势,决择[第2页/共2页]
如许一来,时候便被拖长。但也有一个好处,采办和制造的燧发枪不竭设备明军,使明军战力更强,他的信心更加高涨。
固然朱永兴用以扰乱吴三桂心志的谶语在内部很少有人晓得,但却不包含李定国。当然,晓得是晓得,他只当作是一种攻心之计,并未当真。现在,谶语一一成真,他的震惊也不下于吴三桂。
朱永兴悄悄摇了点头,说道:“吾若先开口,吴贼少不得还价还价,倒把本身看得首要;此等奸贼,若举义来降,吾最多也只能保其不死,爵禄倒是不成予之。”
……………
“有殿下所断的谶语,吴贼怕是毕生不敢再踏入滇省半步。”张维翰不屑地一哂,说道:“此番还派人奉上厚礼,欲以假投诚行缓兵之计耶。”
有关清军意向的谍报传来,明显是滞后了数天,加上军队的变更尚未就位,朱永兴和参谋部有所发觉,却也不太敢私行变动打算。比及张维翰和刘玄初前来拜见,诉说原委,朱永兴才真正肯定吴三桂已经跑了,其主力也撤至曲靖。
皇上是志愿留在缅甸的,并不是朱永兴不肯迎驾;大明不再是缅甸的宗主国,还屈尊纡贵奉上财帛与礼品,可朱永兴倒是为永历君臣的安危着想,丧权辱国满是永历君臣的错;另有那份调换缅甸当局欢心的“朕已航闽,后有各营官兵来,可奋力剿歼”的谕旨,不知使多少兵将、义士为之寒心沮丧。
岷藩已然势成,没有人能与之对抗。在当局的邸报上登出朱永兴与缅甸达成的和谈,以及永历的数道谕旨后,李定国便清楚地明白了这一点。
张维翰点了点头,吴三桂固然派来了刘玄初,但却非常谨慎地尽量不留下把柄。从这点看,刘玄初的信赖程度明显是不及方光琛,固然象是很被看重,但也样是能够杀人灭口的。
李定国悄悄吐出一口长气,晓得局势所趋,岷藩手腕高超,已出兵士之心,就算是统兵将领要反叛。除了铁杆亲信,恐怕也是应者廖廖。也好,跟从本身的原大西军将士能得善终,也算是圆了本身的心愿。
“岷殿下还真是谨慎,如果光复省会,之前也是有掌控的。”靳统武笑着说道:“非有泰山压顶之势而不可动,呵呵,如许也好,吴贼怕是要授首伏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