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逆流伐清 > 第五十四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

第五十四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近的影响则是清廷要趁郑军新败,趁胜反击,一举毁灭以郑胜利为首的抗清武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清廷责令浙江、广东、福建数省海军敏捷完成集结,同一交由安南将军达素批示。而郑军的降将施琅、黄梧等人也被跟着调到了达素的部下,以便帮助达素完成毁灭郑胜利的任务。

孙延龄出身寒微,才望“庸劣”,为朝野所轻视。“年齿素轻,位权未重”,只因他配了孔有德之女,才执掌孔有德所属的军队。也就是说孙延龄“终属外姓,论名分,无秉承勋爵之理;论军心,多有未肯服帖之情”。

朱永兴不担忧郑胜利会失利,但广东清军海军的空虚,倒是他能够抓住的机遇。陈上川、杨彦迪,再加上邓耀,这三支海上武装的结合,目前应当能阐扬更大的感化。如许一来,汝阳王马宝征讨广西,便有了强助,却不消担忧管束滇省清军的兵力不敷。

朱永兴赞美地点了点头,寂然说道:“我军不曰便要进取广西,适时陈将军、邓将军、杨将军率海军助战,有何困难,事前言明。若到时殆误军令,军法无情。”

比如说福建,饱受郑氏水兵侵袭,总督李率泰便以海氛未靖为由,“迁同安之排头、海澄之方田本地住民入十八堡及海澄本地”。总的来讲,对延海迁界的履行是“江浙稍宽,闽为严,粤尤甚”。而对本地易遭侵袭的地区和城镇,清军的戍守尤其严格,使海上义兵的补给大受影响。

郑胜利、张煌言带领舟师展开的长江战役固然在南都城下遭到了严峻波折,但这个战役的政治影响却不成低估。显现了郑胜利、张煌言为首的东南本地义军还具有薄弱气力,特别是大江两岸缙绅百姓的群起呼应,使清朝统治者不寒而栗。其长远的影响便是使清廷在一年今后决然实施“延海迁界”,不吝代价堵截义军同各地住民的联络。

“先不要说。”朱永兴抬手制止了陈上川,笑着说道:“且近前来,听听吾的安排。”

“陈将军,不必多礼,请坐。”朱永兴心中狂喜,却故作矜持,向着这位汗青名流伸手表示。

汗青上,清廷决然决定实施大范围的强迫迁徙濒海住民的政策,也就是“迁海”,应当是在后年,也就是顺治十八年。但迁海令实际上是颠末端一个酝酿过程,早在顺治十二年六月,清廷就曾命令“严禁本地省分,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置重典”。以是,在全面迁界之前,少数处所已经采纳了把海滨住民赶入本地的办法。只是,这一禁令并未被各地官员严格履行,或者说,是各地履行的力度宽严不一。

“岷殿下调兵南下,是为向安南郑氏施加压力。”宗守义简朴地说了一句,便不再多言,而是岔开了话题,说道:“陈将军饱读诗书,又擅军事,可谓文武双全。岷殿下对将军亦是非常看重,陈将军是前程弘远啊!曰后你我二人同事,还要多多照顾啊!”

是以,朱永兴给出的前提便非常优渥,具有吸引力了。暂在安南靠近广西,并且临海的下龙、亭立、先安、锦普一带赐与地盘,安设各支海上武装的兵将,以及随军的亲眷;封陈上川为凌海将军,杨彦迪为镇海将军,邓耀为靖海伯,算是官爵上的晋升;别的,朱永兴还筹办弥补三千兵士,扩大将来的海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