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陆家得子名陆游(下)[第2页/共2页]
其间话音一落,便见有一度量襁褓的侍女走入屋内,陆宰行动为之一滞。
陆靖元也好异景望过来,可他看不懂上面的字,只问道:“伯父,这是甚么书?”
官家名宿后辈,生来便有大号,不会像狗伢儿普通起个怕养不活的农家怪名。
需知北宋末年武将升任千难万阻,正职四品武官在军中已属大将之流。
陆靖元见状,不由暗骂道:“来的真不是时候…”
陆宰一边拆封油纸,一边悄悄想道:“想那陆伯彦久经疆场,五十年来,有三十年于辽地厮杀,于契丹胡语之熟谙,当朝百官鲜有能出其摆布,他取来送礼的书,定为善本。”
他一边想着,一边又迷惑问道:“伯父,那这淮海居士又是何人?”
书是陆父缴获得来的,他事前看过,并不奇特。
契丹人自主朝建礼以来,汉化程度极高,在宋境受欢迎的佳作在辽境一样受欢迎。
“是古籍么?”陆宰见此书卷首无字,像是临时装订而成的手稿。
当望了一眼襁褓中的婴儿后,他又问道:“伯父,您刚才说他叫游儿?”
陆宰开初不答他,默不出声翻了两页,将书合上后才回应道:“哦,这是论语。”
并且他晓得年初太宰王黼,可刚是以事遭劾,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焚书自悔。
可他忍痛将书递到烛座前时,又悄悄想道:“陆伯彦将此书赠我,不过是想投我所好,我为今既已收下,再就此毁掉,同朝为官不免相见,他今后问起,我又该如何答他?”
他在家中是个独苗,下无兄弟姐妹,其别人家的重生儿又不肯等闲示人。
他话只一出口,却又戛但是止,转念改口道:“此人生凭,说来话长,贤侄此来,且在我这多住几日,彻夜不早了,待来日我再与贤侄细细讲来。”
“壁虎?”陆宰闻言转头望去。
传闻迩来京中康王赵构等人又死咬着此事不放,恰是大家自危的节骨眼上。
陆靖元闻言却望了一眼桌上吃剩下的两块山药,暗咽了一口吐沫,他帮衬着说话,可没吃饱,但这类事又不能直言,当下他灵机一动道:“伯父,您瞧墙上是不是有只壁虎?”
本来,这本无题线稿底子就不是甚么《论语》,而是辽人所译的三苏文籍。
他痴缠了苏杨儿一起,倒也没白跟,他发明了苏杨儿一个“怪癖”。
他借着暗淡灯光,接连读了数页,倒是入迷,但眉头始终紧皱着。
这时陆宰将襁褓递给他道:“靖元,将来游儿也是要喊你一声世兄的,你也过来好好抱一抱他,你我两家四代相望,知亲知故,今后谈起,也不失为一段嘉话”
“此物易惹杀身之祸,还是毁掉为好…”
“三苏禁籍,还是辽本,竟有辽相手注,陆伯彦啊陆伯彦,你但是好大的本领啊。”
苏轼这个名字在此时但是个忌讳,与他有关之事,有关之人能少提则少提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