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谈判使[第2页/共2页]
而杨大甫在节制升龙城不久后,便调派吴文献作为构和主使,副使两人,以及一些随员,奔赴乾军大营,停止构和。
然当今雄师尚未尽抵南边诸域,更南之地景象究竟如何,犹未可知,安南风土情面南北或有差别,是以,现在遽然定夺是否直辖安南,尚为时过早。
是以,吴文献面露笑意,轻声问道:“国公之言,鄙人已经了然,只是不知国公,对安南之地,是何安排,对杨将军又是做何安排?”
杨大甫攻入升龙城,阎可义率残兵逃出升龙城,虽说阎可义跑了,但是他既失钱赋之地,又失升龙城,手中又无雄师,阎可义便是逃出去了,他也已经落空了摆布安南局势的力量。
而这两个方向,则由孟必安与韩雄二人商讨,如果废置安北国的阻力不大,则朝廷直接兼并,如果阻力大,则效仿缅甸例。
韩雄带兵南下,在出兵之前,对安南之地的措置,孟浚密信韩雄,让其依安南环境,两个方向中择一而行,这是因为孟浚并未亲身领军南下,对安南本地的局势,并没有特别的体味。
阎可义逃出城后,为了制止被杨大甫的人给抓住,特地绕了一个大圈,最后才往北面逃去,阎可义现在,在安南已经没了安身之地,只能投奔乾朝。
来到中军大帐前,吴文献深吸一口气,清算衣装后稳步踏入,帐内,韩雄端坐主位,目光锋利地打量着这群昔日的敌手。
故臣觉得,尚需详悉各地真相后,再做决计,若南边亦如北方,政令畅行无阻,则废置安北国,设流官而直辖,可成万世之基,若阻力颇大,民情庞大,则效仿缅甸之例,相机控驭,徐图后举。”
使者来的太快,孟必安所遣派青鸾卫奔赴南面探查的人马还没回报,此时的韩大志中,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决定。
…………………… ……
不过,在面上,韩雄却仍然是语气沉稳的说道:“安南昔日为静水兵节度使,后因中原内哄,而单独立国,在前明时,亦曾设交趾布政使司,当然,对安南之地的决策,还需陛下钦定,但在此之前,本国公的任务,便是使安南再无抵挡者!”
只是阎可义现在的代价早已消逝,乾朝已经不成能再费大力量将其扶上安北国主之位了,乃至就连杨大甫在安南称王的但愿都不大了。
本来这李成栋,对这安南的士绅,压榨极其狠辣,特别是北部一带,乡绅几近绝灭,各乡各镇,尽是两广之地所迁徙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