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出使渤泥(上)[第2页/共2页]
孟浚深思数日,值朝会之上,扣问于礼部官员,言:“朕闻浡泥往昔于前明之时,称臣进贡,礼数恭谨,乃至有上表内附前明之举,今我乾朝新立,四海安宁,八方咸服,独渤尼至今未遣使来朝,所为何故?礼部诸卿,可有所闻?”
这封手札,直到十月份才送入都城,孟必安看完手札后,连夜入宫,送至孟浚桌前。
这战船船底两侧向内倾斜,中间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这类船只吃水可达一丈三四(四米多)深,在海上对抗风波强于浅显的福船。
且渤泥国远在外洋,彼等或未知本日已有圣主临朝,廓清宇内,再创新朝,是以未及遣使来贺,行朝贡之礼,望陛下宽宥其迟滞之罪。”
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陈永华于信中洋洋洒洒的胪陈用兵巴达维亚之艰巨,言:“欲征巴达维亚,险阻重重,海路漫漫,风波无常,战船续航维艰,一难也,彼处夷人运营数年,城坚池深,防备完整,久蓄战力,攻坚不易,二难也,远涉重洋,粮草转运耗时吃力,且途中易遭截击,补给堪忧,三难也。
而礼部的行动,也在孟浚的料想当中,郑胜利不是说中间隔着渤泥国,水军驻港,物质补给都很费事,那孟浚就让渤泥国称臣进贡。
这两年下来,在孟浚的要求下,朝廷已经在松江造船厂,金陵造船厂,宁波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分批制造了合适在海上行驶的战船,总计三十二艘海船。
但孟浚对这支新建立的舰队信心不敷,他们只要颠末端战役的磨练,才气晓得是否可堪一战。
虽说郑家在这一片海疆上,这些小都城要给郑家面子,但是雄师远征,后勤补给如果从吕宋运往巴达维亚去,那这补给线实在过分于脆弱了。
如果把渤泥当作一其中转站,那此中的风险实在太大,想到这,郑胜利不由暗骂一声,天子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便是再悲观的将领,也不敢说有必胜之掌控,反而是一个个皆是劝说郑胜利,现在还是要把扶植吕宋,作为当下的第一要务。
郑胜利看着浩浩大荡的船队,有些感慨的对陈永华说道:“天子,还真是对满剌加势在必得啊。”
周遭局势庞大,渤泥,苏禄各邦态度未明,若冒然发兵,恐半路受敌,此四难也。今吕宋初定,百废待举,民气未固,根底尚浅,此时分兵远征,实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