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和议条件[第1页/共2页]
范文程闻言,面色微变,缓缓答曰:“熊公,沈公,二位之意,本官心领神会。然我朝安身中原,非一日之功,河北平原之地,马队纵横之处,尔若轻启战端,一定能占上风,况当今之计,宜以和为贵,不宜轻言兵器。”
随后豪格声色俱厉的喊道:“多尔衮所做所为,如何能担负起摄政之重责?本王身为太宗宗子,如何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睬,本王又如何对得起父祖辛苦打下的基业?”
疆场上打不赢,在构和桌上,范文程即便是能口吐莲花也窜改不结局面。
“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非杀百姓也,今所诛者惟闯贼。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师律素严,必不相害。”这一宣谕相称有效,清军在入关后,北方大部处所,几近是望风而降。
范文程出世于万历二十五年,其乃是宋之名臣范仲淹的先人,范文程少年好学,聪慧敏捷。十八岁时,与兄范文寀同为沈阳城县门生员。
特别是入关时,范文程亲手誊写檄文,利诱了当时北方大部分的士绅,为清廷安定北方,减少了极多的阻力。
范文程实在忍耐不了仆从的糊口,是以向努尔哈赤投降,但是自归降后,范文程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绩。
北都城中。
熊汝霖闻言有些苦涩的笑笑,到了现在,他早已不在胡想,曾经和鲁王相争的隆武帝都已不在,鲁王更是潜居福建,大志壮志已然不在,熊汝霖在孟浚麾下待了这么多年,身上早已经被完整打上孟字的印记,大明,毕竟是成了明日黄花了。
范文程沉吟半晌,而后言道:“二位所言,本官自当上奏朝廷,以求妥当之策,然战与和,乃国之大事,非人臣所能专断,我等应以大局为重,勿使兵戈连缀,百姓罹难。”
而范文程即在这被掳降民之列,而后编入满洲八旗镶红旗下为奴,范文程被掳以后,日日忍耐轻视和欺侮,他在郁郁中度过了近九年的冗长光阴。
时至本日,范文程奉诏,与周军使者熊汝霖,沈从文对坐相谈。
孟浚遣派的使者是曾经的鲁王旧臣熊汝霖,副使则是孟浚亲信沈从文,周军使团上高低下,总计百余人,在到达北京后,八旗兵虽深深讨厌,但在孝庄三令五申下,倒也没出甚么事。
一时候,声震宫殿,天子惊惧,至于涕零,乃至遗溺后衣,便连孝庄都低头抽泣,泪湿衣衿。
豪格一番话掷地有声,很多大臣听后,点头默许,明显已被其所动,豪格见状,心中暗喜,遂趁热打铁,道:“本王欲请太后,免除多尔衮摄政之位,以肃法纪,以挽狂澜。望诸公大力互助,共襄盛举,匡扶社稷。”
范文程当即说道:“使者请畅所欲言!”
沈从文接言道:“北方之地?现在清廷哪来的北方之地,山西是我王部下姜镶掌控,陕西,南阳皆是吴三桂之手,清廷治下,现在仅存河南河北之地,北方已大半不在清廷手中。”
而沈从文与熊汝霖相视一笑,熊汝霖乃至有些泪湿眼眶,叹道:“自辽事起,已逾五十载,本日竟有一吐浊气之感!”
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就在豪格侃侃而谈时,范文程将周军使者之言呈了上来,内里的谍报当即在朝堂上引发轩然大波,声音之大,似要令人失聪,一众八旗贵胄纷繁疾言:“关外祖地,毫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