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多尔衮亲征[第2页/共2页]
多尔衮无法之下,一面雄师锁城,一面四方晓谕,言降者,皆不言罪,以兵数多寡来降,或封参将,或封副将总兵,如有功,抬旗也不是不成能。
清军环抱城下,气势汹汹,鼓角齐鸣,战旗猎猎。多尔衮亲身督战,山西不定,那么大清也将无路可退,多尔衮发了狠,命令日夜不断地猛攻,火炮霹雷,日夜轰城,但姜攘及其部下守军仍然固执抵当,决死守城。
可惜的是,直至最后一刻,终因寡不敌众,广灵城落入清军之手,残存守军约三百余人,尽皆降清。
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就如许,两边对峙不下,持续三日两夜,战役狠恶非常,广灵城内的守军固然怠倦不堪,但仍誓词,必与城共存亡。
直至夜幕来临,多尔衮号令兵士点起火把,照亮黑夜,使广灵城成为一片光亮中的孤岛,清军借着火光,建议一轮轮狠恶守势,杀声震天,广灵城仿佛摇摇欲坠。
…………
随后清军长驱直入,兵临大同,面对大同这等坚城,多尔衮亲身来到城下向姜镶晓谕劝降:“向使别人至此,尔或顾畏不从,予兹躬临,可欢然来顺。如来归顺,尔姜镶诸罪悉与赦免,谕到可即出降,自恩养仍旧。勿更思疑虑,以贻害阖城官民也,予来尔不归顺,则再无活路矣。予言一出,脱有反覆,天下之人谁复书之?”
另一起,则是拜音图所部,兵将六万由南面回师,从真定府攻井径关,夺阳泉,最后兵围太原,姜镶之乱,对多尔衮而言,只要篡夺太原大同,那么其他之地,不说传檄而定,起码安定下来不难。
姜镶自霸占太原后,已全据山西,为了抵抗清军,姜镶大肆汲引义兵,将这些反清义士分拨驻守最核心之关隘,而主力则保卫本身的老巢,大同。
庭中的所栽花草,披收回一股淡淡的香味。
窗外一片喧闹,明月高悬于空。
时候已经丑时三刻,可孟浚毫无睡意,心有不安之感,他翻动着身材,吵醒了身边就寝较浅的老婆,只听张舒睡眼惺忪的问道:“夜已深,大王何不入眠?”
姜攘靠在残垣断壁当中,双目圆瞪,早已气味全无,他的浑身到处都是血污,胸口处,大腿处,箭头拔出,足有二十几根,他手中的长刀也已折断,但靠动手中残破的刀柄,仍然搏命带走了一个旗兵,他的勇悍,便是连多尔衮都为之震惊。
金陵城,周王府内。
姜攘立于城楼之上,目光果断,手中长刀驻于强头,他是姜镶族弟,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既然无路可退,那就搏命一战吧。
蔚州城亦然,只要在广灵城下,多尔衮碰到了一颗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