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昆明之变(中)[第2页/共2页]
李定国当即整军向南,湖广之地仅留保持治安之军,余者尽数开赴昆明。
永历三年,六月十八日,密使到达长沙,将天子密诏交于李定国。
瞿式耜摇点头,对永历帝说道:“陛下,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昆明远隔千里,路途悠远,何况云贵之地,皆为秦王所辖,周王岂会前来,这圣旨,不成发,发之则伤朝廷声望。”
…………
李定国接密敕后,大惊失容,言:“陛下竟受此屈辱,万望陛下临时忍耐,吾马上率军回返!”
这份密诏,字里行间无不暴露朱由榔的忧愁和发急,同时对李定国如同最后一根稻草般要求。
吴贞毓,李元开等人经心策划,制定密诏,私铸屏翰亲臣金印,遣密使急赴长沙密诏李定国回师。
临刑前,诸多大臣们大义凛然,膜拜永历帝行宫结束,写下了绝命诗,安闲而死,昆明城人皆惶惑,路上行人行动仓促,不敢相互言语。
孙可望于昆明,征发民工,开端营建宫殿,设立五府六部三衙门,分封文武百官,又号令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文臣武将,克期到秦王府朝见。
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而跟着永历朝廷回绝公布诏令,孙可望大怒,命人逼迫永历发诏,但被张镌当庭怒骂,孙可望虽不肯永历分开昆明,但对诸多朝臣却也是愈发不满。
孟浚沉默半晌,对顾炎武说道:“孙可望与李定国二人相斗,不管谁胜,朝廷都不会是胜者。”
永历心中也不信,但还是有那么一丝的胡想,对着丁瞿二人说道:“朕虽薄德,但亦非残暴之君,如果周王奉诏,朕必待之以诚。”
丁魁楚以己度人,便是连喝三斤米酒,也不敢这般胡想,孟浚会丢弃基业,转而跑到孙可望手底下当犯人?
孙可望的意义很快就传回永历朝廷中,丁魁楚和瞿式耜一听便知这是孙可望反对天子还都。
孟浚摇点头,他还真不晓得,汗青上李定国必定是赢了,但详细如何赢的,孟浚并未太多体味,只晓得如果李定国输了,那么他就不会那么驰名。
晋王国之干臣,朕之股肱,朕留意于晋王,挥师而救大明于危难之际,望晋王接诏之时,万速回师,勿负朕望,慎藏此诏,以防不测。”
此心已昭然若揭,朕寝食难安,日夜惶恐,每至深夜,皆惧大兵突袭,毒鸩来临,乃至社稷颠覆。
南北几近同时开战,姜镶于山西反清,孙可望与李定海内哄,而坐拥江南之地的孟浚,现在却只能等候秋粮入库,只要手中有粮,心中才气不慌。
当云南之变传到金陵时,顾炎武不由感慨道:“孙可望野心勃勃,殛毙朝臣如杀鸡犬,此举可比昔年朱温于白马驿之戮,实在可悲,可叹!”
永历帝慑于孙可望权势,日夜不安,半夜不时惶恐而起,犹恐大兵突入殿中,届时一壶毒酒,便让本身无声无息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