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六镇[第2页/共2页]
袁宗第,忠勇镇。
堵胤锡在忠贞营帐外,看着一众部将拜别的背影,不由泪湿盈眶,亲卫在旁不安道:“阁老,您没事吧……”
(看到有小我说在明末不是明朝宗室,绝对不成能自主,俺实在无语,是以俺啰嗦了些,请小火伴们包涵⊙﹏⊙)
贺珍,塔天宝。
至于“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明末时赋税“正额以外”另有“各种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及召买米豆”等等。税赋之重,民皆逃亡,百万的义兵,纷拥而起。
(前期军制鼎新,想用数字编镇,小火伴们能够建议一下)
郝永忠,王进才。
谭文,谭宏。
刘体纯,忠武镇。
但转眼间又依靠寺人,对于军国大事的措置,枢要人物的起落,经常是朝三暮四,轻信妄断。
世人商讨好久后,六镇统制,副将名单出炉,正副之职,按各部兵力分派而成。
正/副
动静传回忠贞营内,众将皆面露忧色,随后一众部将,纷繁出营,卸下甲胄,刀枪,步行至周虎帐门。
“刘将军自谦了,刘将军兵马疆场二十载,岂能以下士自居。”孟浚抚其肩膀而言道。
李来亨,马腾云。
水灾又引发蝗灾,河南自崇祯十年起持续四年皆有蝗灾,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随后孟浚堆积部将,于城内停止宴会,酒过三巡,场面逐步热烈,各将不时向孟浚敬酒,孟浚来者不拒,饮了数轮,孟浚渐有不支之色,随后表示诸将持续,本身则是分开宴会。
孟浚收到忠贞营各将步行至营门时,也是卸下甲胄,身披青衣,亲身前去营门处,以迎众将。
堵胤锡摇点头,长叹一声,不发一言,回身回帐,他亲身为大明安抚忠贞营,又亲身将名属大明的忠贞营推向孟浚,堵胤锡不晓得将来史乘会如何誊写本身。
场面和颜悦色,全无半点不豫之事,在接管众将朝拜后,孟浚皆赐诸将每人宝刀一柄,精甲一副,又现场亲身定名镇号。
又命各将清算好军伍,留贺珍,袁宗第,谭家兄弟三镇,归湖广行营林士奇辖制,余者三镇,刘体纯,李来亨,郝永忠三镇,随孟浚回师金陵。
又是一个夜深之时,吹着夜风,孟浚表情如同长江水中那游离而碎乱的月色,在接管忠贞营各将的朝拜后,孟浚在这夜色中,有些百感交集,俄然间,他想起曾经的大明帝国天子,崇祯,朱由检。
营门处,孟浚身披青衣,显得庄严而又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