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南明义军 > 第320章 进兵鄂州

第320章 进兵鄂州[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鄂州城。

清廷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罗绣锦,为了安抚民气,大索全城,搜捕青鸾卫探子,一边急奏北京,声言武昌城于湖广之地的首要性,请朝廷切勿轻言放弃,一边又连连发文,请肃亲王,拜音图驰援武昌。

对这些言官清流的号令,多尔衮如同吃了只苍蝇般难受,关外之兵,蒙古之骑,能调的他都调了,关外再调兵,辽东还要不要了,再抽蒙古马队,怕是腾机思之流复兴,可这些废话多尔衮又不能斥责,面上这些上疏的言官,都是一心为了大清朝好。

多尔衮收到湖广之战的成果,手脚不由的有些颤栗,便是连孝庄太后都严峻的扣问多尔衮“湖广之局是否已到了不成清算的境地?”

郑亲王济尔哈朗,为人沉稳,并且在清廷中,职位极高,是以多尔衮请济尔哈朗前去湖广,总管全局,固然济尔哈朗支撑过豪格,但多尔衮晓得,值此危局,济尔哈朗必然会限定豪格的野心,因为多尔衮和济尔哈朗都晓得,一旦豪格再建议争夺皇位的守势,那么大清必定堕入内战当中,到时候别说一统寰宇,恐怕退守关外都做不到了。

在汗青上,郑芝龙决定降清时,要郑胜利相随,但郑胜利倒是果断的说道:“向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父不从我言,他日倘有不测,儿唯有素缟罢了!”

提及郑胜利的长处那能够说一大堆,比如坚固不拔,固执,身具勇气,意志果断,毫不泄气,可缺点也是一箩筐,其人过分孤傲自大,急功近利,刻毒无情。

永历三年,正月二十七日,郑军兵围鄂州。

年近五旬的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期间八旗议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是皇太极期间的四大亲王,在顺治即位后,又受封为信义辅政叔王,这也是清朝汗青上独一一个封叔王的人。

若多尔衮不派人南下主导大局,如果万一拜音图倒向了豪格,那么多尔衮一派恐怕就堕入死局了。

………………

多尔衮则欣喜道,“湖广之地另有豪格拜音图所部,二人之兵力另有十余万,局势另有转圜的余地。”

“咳……咳,北方之地,不比南边,江南水网密布,湖广山峦叠嶂,战马难以驰骋,孟浚便是来攻,又有何惧!”济尔哈朗咳嗽了两声,缓缓说道。

“不忧心不成啊,太祖基业,如果就义在我等手中,今后有何脸孔见太祖于地下。”

言官李仰义上疏,言辞诚心,其意请朝廷尽调关外之军,蒙古马队,疏中言:“今关外之军,犹龙卧未起,蒙古骁骑,犹虎踞未动,此等精锐,当尽数抽调,全师南下,以举国之兵伐孟,必能一鼓作气,荡平贼人。”

当多铎兵败的动静,急报北京以后,清廷震惊,满朝官员,惶恐不安,工科给事中张王治于朝堂之上,大声疾呼,道:“江南为朝廷赋税之地,失江南,天下已有不安,若再失湖广,恐天下皆危矣!”

至于武昌城,更是如同坐落在火山口普通,一日三惊,满城风声鹤唳,有言豫亲王被阵斩,有说被活捉,也有说周军已经将近兵临城下。

自从多铎退兵以后,在所扎大营避过三日大雨后,多铎残部便放弃大营,撤往鄂州城内。

等兵败返回鄂州城时,出征之兵将,仅剩蒙古马队五千五百余人,汉军旗六百多马队撤返来,汉军旗步军回返者不敷千人,再加上博洛的三千镶白旗,八万众,至鄂州城,仅一万两千余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