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吴三桂的野心(上)[第1页/共2页]
襄阳城外,吴三桂所部安营处。
吴三桂回道:“嗯,话虽如此,只是孟浚所部也非弱旅,其有郑家海军互助,西贼也已屯兵长沙,三方合力,不弱于朝廷啊,此战,不易啊,至于胜负,五五之数吧。”
热中于名利的人,常常都是识时务的,须生常谈的一句话,识时务者为豪杰成了无数叛变者的遮羞布,吴三桂在开关迎清军时,或许想不到清军会如此敏捷的毁灭大顺朝廷,攻占北方,也想不到南边的明廷是如此的腐朽不堪。
方光琛摇点头,驳道:“王爷多虑了,如果朝廷有变,孟浚其势虽大,但亦有隐忧,其一,此人无后,如有变,其众四散,其二,朝廷大兵压境,周,西,郑,明四方尚能勉强敦睦,但我断言,如果朝廷兵退,其内战必起,其三,孟浚起势太快,根底必定不稳。”
而有关孟浚的传闻,五花八门,希奇古怪甚么都有,但是吴三桂还是从中理出一些头绪,三年前,阿谁身为常熟城中一个浅显的士绅子第,在多铎南下时,以千总职归降大清,很明显,这个现在高举摈除鞑虏,规复国土的标语孟浚,也和吴三桂一样,是同道中人,一样有着降清的污点。
方光琛闻言一脸正色的说道:“王爷何必自谦,昔日安重荣曾言,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大争之世,岂是用血脉而决天下之属。”
用刘备对比吴三桂,这令吴三桂不由心花怒放,但口中还是谦善道:“廷献戏言尔,汉昭烈帝天煌贵胄,吾不过一以武举承父荫之辈,焉敢与其相提,这岂不是烛火比明月。”
见此,方光琛又靠近了些,抬高声音说道:“当今天下,如同赌局普通,大多数人压的是大清的“大,而像那些明廷遗老遗少压的是明廷的“小”,而像孟浚,孙可望这些人他们压的是本身,王爷,您是想押哪边?亦或是押本身?”
“吾并无太大的野心,若能世镇云南,此生足矣。”
方光琛听吴三桂说完,当即应道:“王爷,昔年汉末昭烈帝,其平生,可谓颠沛流浪,如浮萍之于江湖,随波逐流,前后跟随过公孙瓒,袁绍,陶谦,曹操,吕布,刘表,其如同秋风之落叶,真可谓是流浪失所,饱经风霜,纵如此,却始终不改其志,所持者,唯坚固也。”
而到了多铎南下时,摧枯拉朽般毁灭弘光朝廷,吴三桂回镇锦州后,再也不提立太子为帝,转而向多尔衮尽忠,几次上书言“矢忠大清”,但是此时吴三桂的心仿佛又有了些窜改,而这奥妙的窜改,立即让亲信谋士方光琛所发觉。
方光琛又摇了点头,说道:“且非论朝廷是否有此情意,即使兑现,也需等天下安定,王爷才气藩镇于云南。”
吴三桂面色稳定,缓缓点头,说道:“局势诡谲,难以决定,我等现在如同无根之木,一介棋子罢了,岂有资格坐立棋局当中。”
只是在那年七月从常熟运输辎重到姑苏境内时,俄然便举义抗清,不管是一举袭破姑苏城,还是击败李成栋,在当时的清廷看来,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处所小事,直到在钱塘江打败博洛,凭此役,孟浚申明鹊起,敏捷霸占浙江,再以后就是攻陷江宁,灭金声桓,篡夺赣地,重整东南次序,仿佛已经成了天下不成忽视的一方权势。
“王爷,可如果天下承平,再无内乱,历朝历代岂有化外之地,届时,天子必将削藩!”方光琛斩钉截铁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