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二帝并争[第2页/共2页]
在南明诸帝中,若论血缘与崇祯帝的靠近,那桂藩永历帝无疑是最具正统性,但在永历和邵武两广内战中,永历倒是连番大败,军报传回孟浚处时,孟浚都有些摸不着脑筋,这些军报过分于魔幻,让孟浚都不敢置信。
两军于三水打仗,随后两军比武,混战当中,陈际泰再次兵败,陆寇花山砦率先崩溃,陈际泰部折损千人,向着广州后撤,而李明忠喜不自禁,逼迫士卒追击,一时候步队连缀数里,追击不过二十里,便已经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李部追击竟然把本身军队体例追散了,而陈际泰撤兵时惶惑不安,只是留下一支数百人的殿后之部,其将孙器只是阻挡住追兵半晌,正欲逃遁之时,而又不是是何人呼喊一声,“败了,败了”
刚一进屋,屋内就传来一声清脆的声音:“叔父,此次见面如何”
“存古(夏完淳字),吾已见过孟都督,此人虽手握重兵,却无武夫之做派,居食粗陋,不置金银之器物,暖和有礼,吾已经向都督保举于你,孟都督言让你陪侍身边”陈子龙面带笑容的对夏完淳缓缓说道。
闻名江南的三个望族,嘉定侯氏,嘉善钱氏,华亭夏氏,三家互为烟亲,可跟着清兵南下,大肆屠城以后,侯钱两氏几近全族尽墨,而夏氏也仅存夏完淳一个男丁。
夏完淳闻言,仓猝安抚,待妻表情平复,方才缓缓说道:“我听叔父之言,便知孟都督此人胸怀弘愿,其权势在这江浙之地,可说是权势滔天,可你看此人,至今不过一妾,不置田产,不居繁华之所,吾断言,若摈除鞑虏,介入之事,必不长远”
夏完淳九岁便善词赋古文,有神童之誉,才干聪明,陈子龙也想听听他的定见。
夏完淳倒是展颜笑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或许多数督有天命在身也未可定也”
孟浚占有浙江苏松,天然大大的窜改了这个期间,而最较着的胡蝶效应,就是本来建立不过一个月便被清军毁灭的邵武政权,因为博洛所部丧失惨痛,在挟持了郑芝龙以后,便撤回北京,而金声恒和李成栋又深陷福建义兵的泥潭当中,临时有力威胁广东,这使得邵武政权没有了内部威胁,再加上又和永历政权中大胜两场,一时候竟然阵容大涨。
钱氏一愣,半晌后问道:“夫君之意,便是鞑虏终会被灭,会是孟都督所灭吗”
陈子龙听完后,脸上收起笑容,沉默半晌后,叹了口气,道:“将来之事,谁能晓得,现在鞑虏势大,朝廷又斗成这般模样,除了他还能有谁”
…………
永历帝以靖武伯李明忠统帅雄师两万余,再次挞伐广州,邵武帝惶惑不安时,苏观生以陈际泰为招讨使,率本部之众及苏观生所抚之陆寇,水贼等,堆积之兵员亦有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