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复南京(第四更!求订阅,求月票!)[第2页/共2页]
当南京留守清将主动献城投降的那一刻,统统都显得那么的理所当然。
对郑胜利来讲,南京是一座承载了无数影象的城池。
现在城中都是一些老弱残兵,底子没法抵当郑胜利的兵锋。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入住南京后如何落脚也是一个非常困扰郑胜利的困难。
这座数百年的皇明陪都在很长一段时候都是大明南边的文明、经济、政治中间,有着绝无独1、不成替代的感化。
但现在真的打下来南京,郑胜利反倒是豁然了。
南京本就属于汉家儿郎,现在也恰是偿还给了汉家儿郎。
至于参赞机务,普通是由南京兵部尚书兼任,张煌言天然当仁不让。
神道两侧的石像更是损毁严峻,有的乃至呈现残破不全的环境。
郑胜利筹算以此为契机,公布一份檄文,声讨东虏。
因为郑氏一族尊奉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称帝,故而郑胜利从一开端就被打上了浓浓的唐王系烙印。
让郑胜利感到非常愤恚的是,昔日崇高非常的明孝陵现在杂草丛生。
一来张煌言确切文采比他更好一些,二来郑胜利也不想一人把风头占尽。
曾多少时,天下人皆数以为皇明气数已尽,清当取而代之。
至于张煌言表情与郑胜利大抵是不异的。
面对这些投降的绿营兵,郑胜利有些纠结。
拿下南京既是一小步,又是一大步。
做臣子的这点事理还是应当明白的,决不能给君上添堵。
投降仿佛是个最好的挑选。
守备寺人由天子直接指任。
...
可现在看来,大明还是天命所眷顾的那一支,王师摈除鞑虏,北定中原还是很有机遇的。
郑胜利在孝陵展开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
并且张煌言也建议留下这些投降的清兵,作出一番姿势给其他江南各府县的清兵看。
郑胜利当即命人将孝陵停止整修,力求规复其原貌。
不然陛下也不会封他为延平郡王。
这里是太祖天子鼎定天下后立国之地,这里承载着皇明三百年的气运,这里是汉家精力的庇护所与依托之地。
这类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怕是陛下早就不想再提了。
哪怕姑苏、杭州再繁华、富庶,也没法代替南京的位置。
只要将这份檄文收回,江南百姓呼应者必然不计其数。
“沧水兄说的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谁又能包管永久不被人健忘呢。我们活出了风采,活出了骨气。我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百年以先人们提起这段汗青,会感觉大明多得是挺直脊梁骨的男人,而不是一群跪地求繁华的主子,这便值了。”
以郑胜利现在的身份职位,临时充当南京守备勋臣也没有甚么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