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皇太子拜师(第二更,求推荐票啊!)[第2页/共2页]
在施琅的建议下,龙江船厂优先赶制大型海船。
“儿臣谢父皇恩情。”
当初郑芝龙降清,郑胜利愤然出走单独拉起一支人马可谓是赤手起家。
厥后因为海禁政策龙江船厂烧毁。
当时候如何看郑胜利都是死路一条。
朱由榔将这统统看在眼里,心中非常欣喜。
能够享用皇太子叩拜的机遇只要一次,那就是在拜师礼上。
臣子给皇子讲课要下跪,没错要下跪!
文安之这番话说的极其朴拙,朱由榔听了直是非常打动。
注1:《通典·开元礼类籑》记录:皇太子服青衿,至学宫门外,跪。执事者引立于学宫东阶,西面。博士降俟于学宫内东阶下。相者引皇太子入。执事者奉酒、修案以从。皇太子入门而左,诣西阶之南,东面,跪,拜;博士答。太子还避。遂进,授币;奉酒壶修案者从奠于博士前。皇太子拜。博士受币。执事者取酒壶修案以东。皇太子拜讫,相者引皇太子出。礼成。
反倒是隆庆开海后,福建等地造船业飞速生长,福船成为了支流船型。
殊不知颠末量年的生长,现在的郑氏海军比之郑芝龙当年的那支无敌之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
这的确是本末倒置,贻笑风雅。
...
没有人比施琅更清楚郑氏海军的强大,只要做到起码五五开他才会主动出战。
文安之满受此礼后起家将皇太子朱慈煊扶起,感慨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臣必然竭尽所能倾囊相授。”
...
施琅现在缺的是时候,要的是效力。
这里明白记录皇太子拜师是要行膜拜礼的,以后历朝根基都相沿。清朝反倒是先生拜皇子,真是令人咋舌。
有明一代尊师重道的礼节还是履行的很到位的。即便是皇家也不例外。
在内侍的唱诵下,朱慈煊躬身进殿,冲朱由榔跪倒施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施琅对此嗤之以鼻。人还是要认清实际的,便是如此也不过是苟延残喘一段时候罢了。
施琅已经跟郎廷佐打过号召,届时要把江南清军中一半以上的火炮尽数装在海军海船之上。
这一点郎廷佐不难办到。毕竟他是堂堂两江总督,统辖江南军政大权。这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照这个节拍下去,用不了多久施琅就能拉起一票海船。
只但愿朱慈煊能够跟着文安之多学些治国之术,他百年以后能够担当皇明大统成为一代圣君。
只要疏浚疏浚,修修棚子就好了。
常言道能者多劳。既然文安之本身执意要做太子的教员,朱由榔也没有甚么来由回绝。
幸亏郎廷佐此人不是擅权贪功之辈,对施琅的建议悉数采取。
施琅被清廷派来江南是要对于占有舟山的郑胜利、张煌言部明军的。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