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南国江山 > 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

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接下来,吴军将目标放在了占有太原的北唐政权。

这榆关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相距不过数里,阵势非常险要,隋开皇三年时就在此构筑渝关关城,而后一向都是边关重镇,有重兵驻防。

当然,在对外方面,吴国最首要的战事还是与契丹人的交兵。

此时的契丹,耶律倍与耶律德光二人之间的争夺已经处在关头期间,不肯旁生枝节,但实际掌控契丹大权的述律后却认识到,如果让吴国篡夺幽州,完成同一,那么将来契丹的日子将不好过。

对于李承鼎的号令,杨渥并没有感到不满。

接着吴军又追击敌军至柳城,在此与敌军交兵,再次大获全胜,并向北篡夺了平州。

武义二十七年,吴军攻破夏州,将党项拓跋氏悉数擒拿至洛阳枭首示众。

北唐的气力远远没法与后唐比拟,面对吴军的打击很快就抵挡不住,到武义二十三年八月,李继岌见局势已去,终究向吴国投降。

因而杨渥命令让李承鼎持续带领步军向松漠府进发,他本身则带领两万马队,人不卸甲,马不离鞍,一起潜行。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吴军一起势如破竹,接连攻占横海、镇州、定州三大藩镇,符习、任圜、王都三人前后向吴国投降。

李彝超一面依托坚城停止抵当,一面招募党项部族,日夜抄掠吴军粮道,吴军的军粮从关中运到夏州,一起上都要遭到袭扰,丧失极大,赋税更是耗损无算。

至此,汗青上本来落入契丹手中,并对中原形成极大影响的燕云十六州完整被吴军占据,而吴军在北方的防地就此构成。

面对吴军的大肆打击,石敬瑭自知仅凭本身的力量难以抵挡,因而派人向契丹人求援,并称臣进贡。

石敬瑭和契丹人的联军不但没能攻破榆关,反而在关城下损兵折将无数。

朔方节度使韩洙和凤翔节度使李从儼,都在吴国同一天下后自发上书,要求内迁,并交脱手中大权;唯有夏州的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却没有任何行动。

除了向西扩大外,吴国一样没有健忘外洋的领地,固然这些年吴国并没有持续在外洋开疆拓地,但原有的地盘却在这二十多年里获得极大生长。

攻占兴唐府后,吴军没有就此停手,而是趁着大胜持续向北打击。

但是此事却被新任长剑都批示使程宗刺探到,并将其上报给杨渥。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杨渥对峙疗摄生息,生长出产,同时努力于消弭藩镇盘据带来的影响。

此时吴军在这里登岸,并且构筑新城,动静传开,当即就引发了石敬瑭的极大发急。

夏州城池极其坚毅,故老传言说是当年赫连勃勃所构筑的;且党项拓跋氏在夏州光阴已久,早已经根深蒂固了,以是这一次交战,吴军打得并不顺利,乃至全部过程还显得非常的艰险。

可惜此时民气狼籍,北唐能够掌控的地盘也就太原周边的十个州罢了,实在力与之前的后唐完整没法比拟。

而这一次,杨渥不但出动了范围空前的二十万雄师,更是决订婚自统领雄师。

而契丹人对于中原的袭扰也停歇了好几年时候,一向到几年后才重新呈现,不过当时候,吴军又策动了第五次征讨契丹的战役,并且一样获得了大胜,持续保持着对契丹人的强大压力。

至此,自中唐以来,天下藩镇盘据,混战不休的局面,在杨渥的手中终究走向一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