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64章 高澄弄权欺君臣 霸先扬威震岭南

第164章 高澄弄权欺君臣 霸先扬威震岭南[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陛下,您真要削发?”

一个老臣低声赞叹。

梁武帝传闻他长相不凡,特地命人画了他的画像来看。

此时的李贲已自称“越帝”,设百官,屯兵苏历江口,气势放肆。

没多久,叛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当然,这是后话了。

一个官员对同僚说,“不如来会商《金刚经》的奥义。”

文武百官的奖惩,也都由他说了算。

堂堂一国之君,放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不批,却整日里敲木鱼、念佛文,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这升官速率,怕不是靠“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朱异当官三十年,贪得无厌。

梁廷派了高州刺史孙冏和新州刺史卢子雄带兵援助。

邻居老张见他总不务正业,忍不住劝道。

“陛下讲得真好!”

高欢倒也没难堪他,还是像畴前那样待他。

到了早晨,高澄摆酒设席,硬拉着赵氏喝交杯酒。

梁武帝萧衍暮年就和他了解,即位后仍与他手札来往,每逢国度大事,必写信就教。

萧衍捋着髯毛笑道:“朕意已决。佛法无边,朕要切身材验。”

梁武帝得知陶弘景归天,追赠他为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

守城的是偏将魏光,宇文泰暗中派人送信,叮咛他死守待援。

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悲忿交集,咬牙道:“朝廷昏聩,兄长冤死,此仇必报!”

这一仗打得惨烈,损兵折将不说,连太师贺拔胜也因懊悔交集,一病不起,终究放手人寰。

这下可好,梁主萧衍闲得发慌,竟揣摩起皈依佛门的事来。

他见叛军势大,立即派中兵参军曹子郢和府司马王僧辩带兵弹压。

慧可一怔,随即贯穿:“心本无形,如何能拿?”

他的权势越来越大,没多久就攻陷了庐陵,又占了豫章。

卢子略兵败身亡,兵变停歇。

可懂行的人一听就明白,不过是些外相佛理,离大乘真谛还远着呢。

固执于言语,反落了下乘。

只见她面庞蕉萃,发髻狼藉,

南边多年无战事,兵士们懒惰惯了,战役力大不如前。

“此人面相贵不成言,必成大器!”

他等了大半天,终究见到赵氏——高仲密的老婆。

你一万我两万,硬是凑了一亿钱送到寺里。

夷甫是晋朝王衍,平叔是何晏,这两人清谈误国,终究招致外族入侵。

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暮年在关中遇害,兄长贺拔允被高欢囚禁在洛阳,活活饿死。

江南一带承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陈霸先却摆摆手,淡淡道:“功名繁华,不过浮云。天下不决,谈何丧事?”

宇文泰读完信,不由潸然泪下。

这套把戏,活像是从烟花巷里学来的把戏,荒唐至极。

可说来好笑,这些人里真正懂佛法的没几个。

梁廷召回萧谘,改派杨瞟任交州刺史。

东魏也跟梁朝修好,边疆一片安宁。

他立即起兵攻打萧谘。

中间的人却点头:“佛理再深,能治国吗?”

达摩一起北行,终究在嵩山少林寺落脚。

他固然报命去了都城,却回绝统统寒暄,对朝堂之事漠不体贴。

丞相跪地哀告,递上第一道请愿表。

幸亏,梁主第七子湘东王萧绎正在江州当刺史。

当时的人都说,这首诗是在讽刺梁朝君臣沉迷空谈,预言侯景之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