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扶柩东归[第1页/共4页]
隆绪眨了眨颀长的黑眼睛道:“因为父皇的陵寝在东京。”
在灵帐前一片空旷的草地上连夜搭建起了一座高台,顶上的平台是安排龙椅的丹墀。丹墀之上陈列着日晷、嘉量,龟鹤和铜鼎。丹墀没有采取契丹传统的尚东旧俗,而是遵循中原风俗坐北朝南。丹墀本应覆盖是以而得名的朱丹色彩红毯,此时却用了玄色地毡。丹墀下是三层每层九级的台基,每一层台基之间都有一个阔大的平台。平台上设置着香案册案和太乐宫悬。
“但是我想陪着母后。”隆绪扯着母亲的衣袖,把头埋在她的膝上。
辰正时分,新天子乘坐的八驾玉辂在长长仪仗的前呼后拥之下到了宣德门前。玉辂被扇麾旗幢像云彩一样包抄着。太仆卿亲身驾驶,摆布卫大将军赳赳护驾,禁军将领和大寺人们两边跟从,刀枪剑戟全部武装的马队步兵护住前后摆布,前面另有一支压阵的鼓吹乐队。十二面“大纛”导驾,十二排武装马队接驾,前面跟着鼓铙箫笳、横吹筚篥以及金钲打击的鼓吹乐队和各种幡幢旗号构成的旗阵。只是乐队设而不作,各色物事的色彩一概都是吵嘴银灰。
“不,母后能活一百岁。”
燕燕笑道:“鉴戒甚么?前呼后拥的几万雄师,鉴戒还不敷?”
“天子,你晓得我们为甚么要千里迢迢送你父皇去东京吗?”
“傻儿子,谁能真的活到一百岁。再说就是百年以后,也要入土为安啊。”
现在她透过车窗的纱帘又瞥见那匹雪球般的白马正走在銮驾的侧火线。她感到那道深沉锋利的目光正扫视着銮驾四周,仿佛筑起一道结健结实的庇护樊篱。在这分开悲伤之地,踏上漫漫征程的一刻,这个身影和目光将安好安然的感受再一次送到她的心头。
“东京很好,你祖父、高祖的显陵和你父皇的乾陵都在医巫闾山中,那边山净水秀奇峻宏伟。但是东京再好不是我们契丹人的故乡。落叶归根,契丹人应当回到本身的故乡安眠。”
燕燕将他重新搂到怀里,缓缓说道:
“儿子记着了。”隆绪讷讷道。
“上京才是我们的故里,是吧,母后?”
这天的午后时分,捺钵大营在山脚下一个驿站打过尖持续东行。这里是医山余脉,门路右边是巍峨矗立的山銮,左边是山川冲刷的丘陵平原。萧燕燕从銮驾中向外望去,只见此地气象与一起走来的草原大不不异。苍松古柏林木碧绿,暮秋的寒霜将丛林染成青玄色,其间装点着五彩斑斓的红叶。厚厚的落叶铺在林间地盘上,像一块巨大无边的彩色地毯。涧水潺潺,山石峭立,风景雄奇峻秀,美得令人沉醉。她一眼看到山间小道上行人络绎,忽地想起了一件事。在车中朝骑马跟从的寺人文公公招了招手,等他走到车旁说道:
大礼停止了足足三个时候,直至未时才宣布礼毕。又是不断的叩首施礼作揖鞠躬,然后各式步队才顺次而出。
“傻孩子,娘这话你要记着,不然我们就该世世代代都不得回归故里了。”
大典即将开端,晨光初放,禁军將士顶盔贯甲手执枪矛雄赳赳站立在临时搭建起来的南北东西四座宫门以外。手持金吾黃麾、纛旄斧钺的高大彪悍的侍卫们摆列在层层台基之上。秋末艳阳的朝辉下盔甲光鲜刀枪映日。草地上站满了有资格躬逢嘉会的低品文武官员。五品以上武官和六品以上文官分为南北两班,相向站立在丹墀与草地之间的横街上。职位更高的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官员则在名为宣德的南门筹办驱逐圣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