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指点江山[第2页/共3页]
唯有杨广,胸怀弘愿,哑忍阴狠,胆识与派头更是无人能比,以是他最配为帝。
“但是陛下,如此一来,岂不是要获咎众卿?”我担忧道。
心内一惊,大隋的江山是靠一众有功之臣打下来的,现在国之初定,重文轻武自是明君所为,但杨广却不汲引世家后辈,而要从官方推举贤才,众大臣必有贰言,定会各式禁止。
大兴至江都的渠道?数十行宫?我眼睛瞪得滚圆,那得破钞多少民脂民膏?遂道:
这倒是,如果权贵后辈,不务闲事,杨广要罢其官,还要考虑到他背后的权势,而从官方提拔出来的官员,如果无能,天然不会让他居其位,也是以,官方提拔出来的官员必会更加尽力,以求自保。
朕前些年四周交战,已阅尽大隋国土,修建运河一事,朕已再三考虑,现在四海已平,其他祸乱已不敷为惧,恰是大好机会。至于爱后所说的劳民伤财,这渠道既可作水运,又可灌溉农田,排涝抗旱,何尝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
杨广摆手道:
杨广冷哼一声:
我看着面远景象,不由得痴了,想杨广少年得志,南征北战,虽期近位一事上攻于心计,害父弑兄,但也确切是文武全才,胸有国土。如果杨勇即位,大隋或可安稳,但杨勇绝无杨广这份江山在握的气势。
“朕说,待你产下皇儿后,我们就带着孩儿们去南边一游,如何?”杨广面带得色,言道。
心中却有些迷惑,要想在天下推举谈何轻易?如果张榜天下求贤,虽应者如云,不乏饱学之士,但也不免会鱼龙稠浊,一时难辨真假,加上官员品格不齐,恐有人钻此缝子,买官卖官,中饱私囊。
杨广揽我入怀,收起方才豪壮,温声嘲弄道:
“朕实在也是为了能与爱后一起泛舟南下,饱览江山美人,现在局势已定,朕也该及时行乐,免得将来老了留下遗憾。”
杨广的鸿图弘愿,已远远超越我的想像,至此,我对杨广更加叹服,先帝有五子,杨勇平淡,胸无弘愿;杨俊仁厚少谋,不知收敛;杨秀虽胆识过人,技艺不凡,但却因其残暴而不得民气;至于杨谅――心头揪然一痛,终归是过于痴情了。
“陛下号称万岁,现在才正值盛年,那里就想到老了呢?”
“朕要重整国土。”杨广的眼神已奔腾云天,那种超出于天空之上的豪气已深深令我佩服,仿佛已看到条条如大隋脊梁般的渠道贯穿南北,情不自禁唤道:
杨广点头一笑,颇开通道:
我心内更是叹服,由衷道:
“此举虽劳民伤财,却能一劳永逸,万世永昌,爱后是不是还要把朕看作昏君呢?”
杨广面上的愁闷一扫而光,奥秘兮兮道:
杨广饮一口茶,面上微有忧色,言道:
“平常提拔官吏,均是官员保举,或从世家后辈中遴选,不免结党营私,或纨绔难当大任,令朕头疼不已。父皇当初也曾提过从官方提拔俊才,却因遭到众官员抵抗而作罢,朕却想重提此事,如爱后所说,大隋人才济济,可若不能为朕所用,岂不是可惜?”
杨广悄悄吻一下我的额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