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立约[第1页/共2页]
百姓再穷再苦,那些朱门里的人亦吃穿不愁,误不了享用。只要入得他们眼,对了他们的口味,莫说百件儿,千八百件儿都卖得出去。
很多农户接受不住比年的天灾**,纷繁弃田而逃,连本来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南边都呈现赤地千里的气象,旁的处所更不消提。
他本来不识字,跟云翠结婚以后,才叫云翠和云翠爹敲打着念了些书。学了这些年,简朴的字儿都识得,也能写会算,不常用的字儿就抓瞎了。
当今圣上已年近七旬,愈昏聩无能。却紧紧霸住皇位,迟迟不肯让贤。身为万民之主,不思临朝理政,却一心寻求长生不老之道,整日与炼丹方士和年青妃嫔为伍,酒池肉林,晨昏不分。
本年春里,又新增了“明课”与“细课”。这两个实在是一桩,所谓明课便是计件收税,每一件商品都要按其卖价抽取必然的百分比计税。如米面油酒之类没法计件的,遵循斤两抽取税钱,便称作细课。
抽取的税钱各地不均,都城以及各大州府抽得便高一些,像三水镇如许偏僻瘠薄的小处所便低很多。
买卖谈得顺利,沐兰便趁热打铁,将海子的环境跟韩掌柜说了。
拿韩掌柜来讲,在三水镇开一间珠宝铺子,主意向官府提申,交过明税以后,将铺子里的珠宝饰全数打上印记。再以让渡的名义运送到都城和各大州府的铺子出售,便能节流一大笔税钱。
旺财没想到她还识字,心下又惊了一回。不过想起她跟韩掌柜谈买卖时头头是道的架式,识字也算不得希奇了。定了定神,拿过契书瞧一回,倒有几处看得半明不白的。
正如旺财所说,偏僻小镇的人们日子过得邃密,手里有几个银钱甘愿存起来落灰,也舍不得换成贵重的东西,明晃晃地戴在头上或者挂在身上。如果普通的珠宝铺子,一年半载也一定能够卖出去一百件儿,沐兰一张口就提出分一百件儿的一成利润,未免有些狮子大张口。
收好图纸,又有些不美意义地开了口,“韩掌柜,我能预付一点儿银子吗?另有海子叔的那份儿,能不能先给一部分定钱?”
特别是土里刨食儿的农户,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交完税钱,连充饥的粮食都剩不下几颗。老天恰好不开眼,要么一年到头滴雨也无,要么干脆一场大水没了田屋。
如此上行下效,又豢养出无数硕鼠蛀虫,赃官贪吏数之不尽。赋税一年比着一年地增加,徭役一岁比着一岁地苛严,百姓的日子自是超出越苦。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贩子瞅准明课的缝隙,是以打起了异地差额税的主张。
她说得诚心,韩掌柜也实在喜好海子高深细致的雕工,略一沉吟,便喊来部下的图师,依着那只妆盒的模样重新画得一份图纸,细细标注了楔坑与留白的部分,交给沐兰。
――
皇子们为了奉迎过他,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巧立项目,征粮征税,蚂蚁腿上都能拆下一层肉来。经得这很多年,农桑牧渔早已刮无可刮,独一还能刮出油水来的就只要商户了。
沐兰说完那些话已是露了底,韩掌柜也是一口一个“小兄弟”,再没提过“令姐”二字。 话到这个份儿上,两人可算是心照不宣,旺财说这话倒有些欲盖弥彰了。
吹干墨迹,递过来的行动倒是一顿,“小兄弟可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