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施粥领粥[第2页/共2页]
不知是谁的肚子率先饿得咕咕直叫,大伙下认识把目光投向魏侯城。魏侯城严格遵循陈书同对他的叮嘱,闭上嘴,不说多做。
林庶灵见世人面带倦色,彻夜晚些时候还要不断驰驱,不亦劳累,就发起算了。
世人分派安妥,筹办回书院。
架锅支火,熬粥蒸馒头,这些活伴计们干了几天,熟门熟路。住在城隍庙里的农妇会出来帮手,刷锅洗米,和面做馒头。
这位明州盐王爷的私生子脑筋应当是异于凡人,林庶灵思疑他脑筋里乃至只要一个筋,不会转弯,固执偏执,认准一个理,一起走到黑。华新民和陈书同窗到前线,各自理念分歧分道扬镳,而赵曙压根就没和世人在同一条道上。
他倒是个机警人,一看环境不对,不想着如何溜走,还倒打了夏戈挺一耙。机警归机警,怎奈选错敌手。
童晓馨遐想到林庶灵等人克日的行动,内心已猜出个大抵,当即表示人到便好,人不到心也要到。林庶灵笑着回应人到心到。
能够赵曙的脾气像极了马至筠,冥冥中自有天意,他天生就合适担当盐王爷的家业,干那旧期间的谋生。
魏侯城非常不平,主动争夺上场的机遇。陈书同佯装发怒,狠狠瞪了他一眼,“让你做甚么你就做甚么,哪来那么话,另有你回书院再敢多嘴,我让戈挺当场掏枪毙了你。”
陈书同肚子也饿得呱呱直叫,可他不肯走,笑道:“来都来了,喝上碗热粥再走不迟。”
黄维格被三人莫名其妙盯着,乐着直笑,“都看我何为,上城隍庙吃的是复博家的大米白面,莫非你们常日里不吃复博家卖的米面。”
“这......”华新民一时犯了难,他把目光投向黄维格。
“咕咕咕......”
夏戈挺一把拉过那人,待看清插队人的模样,感觉不仇家:“看你这模样不像是城外赶来的灾黎,有手有脚,正值丁壮,竟然跑来领布施粥!”
回到书院,范先生还是上课,内容有关新思潮下的民生,赵曙时不时提出反对定见,他的题目极其锋利,常常一语点到先生难以答复的把柄。抢先生难以做答时,留过洋的华新民和陈书同会站出来,以西方先进社会的视角分解题目本源,将赵曙说得哑口无言。
等米香味飘进庙里头,此时天气恰好大亮,殷实米行东西两处施粥棚前便排起数条长龙,蜿蜒回旋,一望无边。
当天夜里,林庶灵等人星夜出城,跑去莫枝镇外的烧毁砖窑,一是探风熟谙地形,二是安插围栏圈套。这是胡收支的主张,说不能让盐老儿一枪不发把人救走,不留点血,但是他们这等‘江洋悍贼’该有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