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易主[第1页/共3页]
“军团长,我是北山砍木场的卖力人李青山。我们北山砍木场有工人三百二十名,锅驼机两台……”
直到夜里十一点,浓雾都快起时,王铮才总算是听完了最后一个办理职员的汇报,结束了对基地环境的体味事情。
有熟谙基地内幕的四百多新晋“燃烧军团”兵士们带路指认,有以后连续投降的基地兵士,乃至浅显大众们帮手,洗濯事情停止得非常顺利。
而王铮在洗濯基地表里的赵家权势以后,并没有对基地现有的次序,做多大的窜改。只是告急汲引了一批主动挨近的新人上位。
王铮堂而皇之地坐在本属于赵陆地的办公室中,在还算敞亮的沼气灯光下,听着新汲引的几个堆栈办理职员,汇报盘点以后的统计数据。
“陈述军团长,堆栈内里,没有枪械啊!”
那堆栈办理员一脸惶恐地说道:“统统的热兵器,包含轻重机枪、迫击炮、火箭筒,早在赵产业权时,就已经全都分发了下去。兵器库里剩下的,全都是刀枪铠甲等冷兵器。哦对了,另有2000把当代军用十字弩,500张滑轮弓……”
仓促汲引之下,天然免不了提上来一些投机分子。不过即便是投机分子,只要有本领,王铮也是情愿用的――这年初,哪还能期望对小我的虔诚?
颠末端大半天的洗濯,赵家在玉龙山的权势,已经被连根拔起。
王铮抬手,打断他的汇报:“为甚么一开端先说冷兵器?如何不先汇报枪械储备?”
除了极少数赵家铁杆负隅顽抗以外,几近统统的浅显大众,都对基地变天表示情感稳定,非常淡定地接管了基地易主的究竟――部分大众,特别是帐蓬区的幸存者们,对此乃至乐见其成,非常等候新老板能出台一些更人道化的政策。
很快,又有一队新汲引的办理职员,走进办公室,开端汇报事情。
而一年的时候,如何都够规复粮食出产了。
“好的。”那堆栈办理员清了清嗓子,持续汇报:“锋芒5000枝,矛杆2000杆,防弹盾牌2000面,防刺服……”
【求保举票~】
王铮手指摩挲着下巴,喃喃道:“全都是冷兵器,一件火器都没有么……明白了,你接着念。”
半小时后,堆栈办理员们连续汇报完各种物质的库存环境,又解答了王铮的一些疑问,退出办公室外。
而在王铮与春丽各自的弹压下,洗濯也并未闹出大乱子。全部过程中,只产生了零散的交火。
仅仅是大米和面粉这两大主粮,地下堆栈中的粮仓当中,就有高达两千多吨的储备――这还是灾害发作以后,基地一万多人在这二十来天里,耗损了数十吨米面以后的储量。
伸了个懒腰,舒缓了一下筋骨,王铮对中间沙发上,记录到现在的春丽说道:“辛苦了。”
春丽嫣然一笑:“还好啦,一点笔墨事情罢了,总比打打杀杀轻松很多。基地的根基环境,现在算是体味了。接下来,你筹算如何运营呢?”
想要培养出一支既虔诚又英勇的军队,绝对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不但需求支出时候与精力,还得有过硬的思惟纲领。
“军团长,我是农场卖力人张雪松。我们农场共有农业工人……”
军队没有“魂”,那就是顺风投、顺风波的乌合之众,绝对禁不起血与火的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