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1页/共4页]
李绮节在窗下对账,一手翻帐本,一手拨弄算盘,把珠子打得噼啪响,头也不抬道:“田里的秧苗刚栽下去,是得落场雨才好。“
丫头们爱得不可,拿一根草叶逗弄兔子,手脚快的已经忙着在院子角落里搭草窝。
宝珠笑嗔几句,骂进宝不该乱费钱,脸上却笑盈盈的。回到船舱,对着铜镜,把桃木插梳比在头上,左看看右看看,笑个不住。
她只踌躇了一顷刻, 埋头持续吃, 既然已经吃了, 那就接着吃呗。
“是谁?“
李大伯站在窗前,对劲地望着江面上迷迷蒙蒙的细雨,捋着斑白髯毛笑道:“小满不满,无水洗碗。本年雨水多,地步不会再旱了。“
解缆的时候是个大好天,潺潺的水波间倒映着金灿灿的流光。船走了约莫两个时候,俄然吹起一阵冷风,顿时阴云狂涌,淅淅沥沥落起细雨。
吃完馒头,她打了个饱嗝,走到窗边的面盆架前洗手,俄然咦了一声,跳到李绮节身后,指着水面上一个闪动的光点:“三娘,你看那是甚么?“
李绮节筹办去唤醒李大伯,才出门,却见小沙弥站在拐角的处所发怔,看到她,仿佛吃了一惊,袖子翻转,缓慢地把一样东西掩进怀里。
接下来的几天,再没有丫头敢拦着李绮节献殷勤了。
传闻是金家的船,李绮节心念一转,推开算盘,撑起一把巨大的黄油绢伞,跟着李大伯一道走出船舱。
李绮节本来已经清算好行李了,李大伯一病,倒叫她慌乱了好几天。
船面上乱腾腾一片喧闹声响,直闹到后半夜。
几名在船面上搬运货色的伴计听老者提及水贼,顿时两眼放光,连李大伯和进宝也都听住了。
李大伯有几个熟悉的老友住在桥头镇,他想去看望老友,趁便探听本年新丝的代价,入夜不好冒然前去打搅,只能第二天再去,船要在渡口歇一晚。
究竟上李绮节没得选, 因为她已经吃了好几串桑泡儿。
丫头又抬着一只竹编箩筐进门:“蜜斯, 杨家送来两对兔子。“
江面上的其他客船纷繁遁藏,模糊听到另一只船上有人骂骂咧咧道:“神情甚么?“
船夫在内里应对:“官人,是金家的船,他们家每个月要给楚王府运送土产粮米。“
中间的人赶紧相劝:“老伯莫要同娃娃争嘴,他们不知天高地厚,今后吃了苦头,天然晓得世道艰险。“
周氏急着去找张氏探口风,恰好杨家人一大早送来好些果子菜蔬,少不得耐着性子和杨家的小伴计客气几句。待杨家人走了,换了身半新不旧的夹纱衣裳,让宝鹊拣了几样杨家送的果子,装了一大篓,到小院看望张氏。
“如何都不说话了?“
李绮节道,说着话,人走到窗边,抬头看天上一轮圆月。
金家的船比李家雇的划子足足大了四五倍,船上彩旗招展,顶风猎猎,桅杆上挂有金家灯号,船面上来往走动的海员都是同一服色,行动安闲,不像是金家家仆,更像是练习有素的兵卒。
乌黑的兔子,紧紧挤在一块儿,像鼓起的棉花团。
宝珠念佛道:“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船夫感喟道:“可不是!“
“你本身吃吧,我才吃了一盒酥饼。“
李绮节顺着宝珠涂了丹凤花汁的指尖看去,傍晚时云歇雨住,天光放晴,夜里月色怡人,月光透亮,模糊能看清江面景象,起伏的浪涛间,似有一人趴在浮木上,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