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前奏[第1页/共3页]
周小白自打夏天来了以后,每日就混迹于金陵的茶馆内,点上一壶碧螺春,两三碟小点心,由贞娘陪着,喝喝茶聊谈天,倒是安闲的很。
贞娘见着周小白一向在看书,也没有去打搅他,她晓得哥哥比来就要插手大比,心下也会替哥哥感到担忧。为此贞娘还特地还去了一次文昌庙,给周小白求了个高中的符箓过来,但愿它能保佑哥哥一举考中。
周小白又看了一会,感受有些累了,揉起了眼睛。贞娘总算才有了一个说话的空档:“哥哥,你不必担忧,你的学问可大了,必然会考中的。”周小白叹了口气道:“中与不中,除了报酬,还要靠天命啊。顿时你大哥就要返来了,我如果能考中,才有脸见他啊。”贞娘道:“大哥在外做买卖,想必辛苦的很,前些日子来信,说是到了安庆府了,真是将近返来了。”
周小白此时已经想起了那则传奇小说,便笑道:“鄙人有一个偏方,也不晓得管不管用,说是能治得了消渴症的。”吴佐行听闻此言,一脸的忧色道:“莫非周兄家里是悬壶济世的人家?”周小白摇点头:“我家固然也做些药材买卖,却只是进些药材来卖,并不会看病的。”吴佐行听了,神采一黯,点头道:“周小兄既然不是医家,如何能看得了我这个病?”周小白道:“消渴症,不过是因人五脏六腑虚火畅旺而至,只要寻一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之物服下,垂垂调度,便能病愈。”
周小白又问道:“消渴症都有一些甚么症状?”吴佐行道:“乃是体虚,盗汗,舌苔发苦,郎中说是阴阳不调,虚火而至。得了此病,多则三五年,少则几个月,人就要死啊。”说罢,又是摇了点头,长叹一声道:“鄙人只但愿能中个举人,就算死了,也是罢了的。”
仆人道:“唉,少爷,你病了这么久了,看了多少大夫都不见好,您何必来这金陵插手甚么大比啊。”那秀才缓了口气道:“这大比之年,三年才有一次,我如果不来,怕是此后都没这个机遇了。”
周小白正在和贞娘聊着天的时候,身边桌子坐下了两小我。那是一主一仆,仆人也是个秀才打扮,看上去二十来岁,是一个长相非常丑恶之人。此人看起来还得了病,神采蜡黄,想拿出版来看,倒是连连咳嗽起来,这气候又热,竟咳出来一头的汗。仆人见了,赶紧拍了拍自家仆人的后背,又给倒了一碗茶水。那秀才一口气喝了一碗茶,平复了一下心气,才算缓了过来。
吴兴祚听了,吃了一惊,因为周小白说的病因郎中们也都是如此说的,但是开了很多去火的方剂,却只能让本身肚子难受,常常要上茅房,却让本身病得更加短长了。现在听到周小白说得头头是道,还说能治愈本身,便抱着尝尝看的设法道:“周兄既然有偏方,不如奉告我。”
周小白喝了一口茶,翻开来一本《四书章句集注》,又低头看了起来。八月初八就要出场了,他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毕竟是本身第一次插手在明朝的测验,很怕本身考不上。
周小白第二天便请了乡邻过来做了保,出具告终状,这也算是何教谕的功绩,他被左领右舍尊敬,他的门生,领居们天然也都放心。
吴佐行听了,笑道:“不过是一个吃的东西,这能治病吗?”周小白正色道:“鄙人见仁兄病重了,这才献出此法,信与不信,仁兄本身看着办。只是在这一个月间,你不能再吃其他的东西。”吴佐行听了,似信非信的点了点头,却叮咛仆人去内里买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