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诗联再震平安城 疑思心起望江楼[第2页/共2页]
陈邦又叮咛道:“还是请冯祭酒把下联重写,这雪梅诗就请周山长着笔。”
正所谓:都说无巧不成书,巧事多了就是真。
周兴嗣甚兴道:“好,子云请吟。”因而子云就吟了上面此诗。
这评比会终究变成了赋诗会,又变成了赏诗会,一向持续到中午中(十二点)才结束。卫照临和邬掌柜把两位大儒送至楼门口,两位大儒还恋恋不忘聘请小友卫照临有机遇到嵩阳书院和国子监去秉烛夜谈,把酒论道,卫照临连连点头,这才拜别。
陈邦胸有成竹,悠然道:“他会情愿的。”
陈邦也是长叹一声,自嘲笑道:“是啊,没想到这功绩竟然是因一顿饭资得来的,真是世事难料。邬掌柜,固然有人向我说了,但我还是想听你亲口说说评比会的环境。”
邬掌柜正襟正色道:“是,少爷。这位蜜斯年纪虽小,但仿佛经历过很多大场面,她一点也不怯场,跟她的春秋大相径庭。固然穿戴简朴,总给人有种说不明道不清的威势,感受在她面前总要矮上一截。这蜜斯也不扭捏,还主动说出了写诗联抵扣饭资的事,当时我把事情的颠末向世人一说,还成了嘉话嘉话,给会场增加了很多氛围。她对的下联两位大儒都赞不断口。而她写的雪梅诗更是惊为天人,两位大儒几近把统统的好话都说尽了,就是老奴这个半吊子也感觉这诗联非同平常,真不是普通人能写出来的。要说这写雪梅诗的启事还是周大儒说的故事引发的。周大儒说他一弟子在传授一女门生从开蒙不到半年就写出了一首令人骇怪的梅诗。老奴给少爷念念:‘疏影横斜倚篱落,寒英摇摆舞雪天。独教银海占小园,散作暗香满乾坤’。这梅诗委宛大气,不输雪梅诗。”
陈邦听完后,心境又乱,缓缓道:“又来一个会写诗的女子。普通大族女子六七岁就开蒙,那位女子作这梅诗也不过八九岁。如果是真的,这女子就是个天赋。那两个女子我们都没见过,但这位写诗联的女子倒是实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莫非我大周阴盛阳衰,尽出女才子?我总感受有点怪怪的。”
邬掌柜低头称道:“少爷说得有理。那楹联要不要换掉,另有雪梅诗要不要装裱挂墙?”
望江楼与诸贤人共赋雪梅诗
陈邦摇点头,望着窗外的江雪,缓缓道:“周大儒就是不喜都城才分开去当嵩阳书院山长的,若去问,反而增加他的不悦。估计他也晓得这望江楼是皇家的,但他当此次主评毫不是因为望江楼的背景,而真的是被诗联所吸引。还是算了。但是能够留意一下在都城和周山长打仗的弟子。闹了这么大动静,估计父皇也晓得了。”
九州瑶台同报春,火树银海共放彩。
邬掌柜拥戴笑道:“少爷说得极对,望江楼也很长时候没这么大的场面了,这回望江楼真是更上一层楼了。道贺少爷。”
卫照临不作迟疑道:“那小女恭敬不如从命。”因而就吟出上面此诗。
陈邦温声道:“吴掌柜辛苦了,多谢。”
雪梅